这样的浪涌雷击保护电路怎么没起作用啊?

[复制链接]
45575|47
qiao1 发表于 2010-5-1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共模电感的作用确实是遏制尖峰电流,但防止不了雷击的;要想防止雷击,只有在RV1前加一个保险管,雷击的时候。RV1导通,RV1和保险管形成一个雷击时候的尖峰电路回路,然后保险管烧毁,保护了后面的电路,这就是现在大多数人所以的方法
qiao1 发表于 2010-5-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接地良好的电路里面防雷,可以在输入的正负端分别接上RV1,两个RV1的另一头和一个空气放电管接在一起,空气放电管的另一头接地,就是Y字型的连接接地;
jepsun 发表于 2010-5-2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23楼:你说的这个Y型的我倒是没有见过,能具体说说嘛?
多谢!
lhqlhq2 发表于 2010-5-2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2# munababy
好,不错。
我觉得如果可能的话,是否还是首先考虑一下在电源入口处增加对地的泄放通道?
zhutao198 发表于 2010-7-1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utao198 于 2010-7-13 16:42 编辑

18楼是对的,PTC放这里没啥用,反应速度慢,楼主也不说到底是哪个烧坏了,是不是TVS?退偶电感为什么不正负都放一个?压敏电阻选的是否合适?退偶电感是否合适,这个要结合前后两级的防护器件参数来选取,保证前后两级能够很好的配合
xiehaijun 发表于 2011-1-6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感只有一个 负向没有 负向500V打坏很正常
langtuodianzi 发表于 2011-5-5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gtuodianzi 于 2011-5-5 19:02 编辑


1)前级的保护器件主要用于泄流,压敏电阻属于钳位器件,他会把电压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推荐选型为10D390K。

2)采用两级保护电路的思路,第二级的保护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LT-SMCJ36A(1500W).TVS管反应较快,在直流电源的防护中两级间采用电感做隔离。(原则上是电感和电阻PPTC都可以)。电阻的选择较为苛刻常难以实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lion2002 发表于 2011-5-2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显设计错误啊!TVS管起不到作用
xiaotann 发表于 2011-5-26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电路
szlangtuo 发表于 2011-5-2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端子宽频带优化微型管等离子气体过压保护器 B5G090L是浪拓电子专为宽频带设备和信号电路开发的。独特的设计功能抑制100 伏/μS - 1 千伏伏/μS 的快速瞬变时性能极佳。
1)        通 过IEC61000-4-5定义的 5KA  8/20μs脉冲浪涌电压测试
2)        快速响应特性及高度可重复性
3)        通过ITU K21 定义的10/700μs   6KV增强测试
4)        2000安培 2/10μs电涌额定值
5)        使用寿命:额定放电电流10/1000μs条件下300次
zhangjinxing 发表于 2011-5-2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帖子,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
sh007 发表于 2011-5-3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知道 这个结果如何!
我的电路里之前没要做测试,就什么都没接,只串了防反接二极管。今天拿去打500V。反向没有问题,一个正向就挂了。我想 我的电路按以上各位的说法,接个压敏电阻,电感和TVS,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sh007 发表于 2011-5-3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下各位,这个电路里的电感用哪种电感比较好,是线绕电感,还是其他的?谢谢!
sh007 发表于 2011-6-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产品只加一个10D390K,可以打1000V高压。
tjlwl 发表于 2011-6-6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也没有说明白“试验方式是间隔60秒,5次后换极性,先做的正向,勉强凑活,刚一换到负向,第一个脉冲打下来就不行了,完全损坏,不能恢复。 shit! 还试了一个样品,直接打1kV正向,也是第一个脉冲就完全损坏,不能恢复了。”  “勉强凑活”是什么意思?“完全损坏,不能恢复”损坏的细节,那些损坏?双向二极管的能量功率考虑过么,以及你的脉冲是怎么样的脉冲,超过压敏的反应时间,tvs的反应时间没有?啥也没有说......
gaoxe 发表于 2011-7-2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L1换成保险管?
chihuiqiang 发表于 2011-8-1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DC-端增加一个与L2对应的电感.应该会OK的.
iC921 发表于 2011-8-19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是说谁坏了!
heenson 发表于 2011-8-2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负都因加压敏电阻释放到大地,扼流圈和电感参数以及LC滤波参数重计算下
perfei 发表于 2011-9-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共模电感后面并联一个电容(两个电容串联)中心点接机壳!O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