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奥巴马政府目前正积极着手建设新一代输电网——“智能电网”。美国力争充分利用这一设想提高美国的产业竞争力。目前已经出现了把日本环保技术看作是竞争对手的苗头。笔者日前采访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VC)JAFCO America Ventures的总裁兼CEO菅谷常三郎(采访者:蓬田 宏树,日经电子)。
——您在硅谷是如何看待美国智能电网的举措的?
菅谷:近来,在智能电网领域我感到开始有一种可以说是“排斥日本”的苗头。
前几天我参加了在硅谷举办的一个环保技术研讨会。会上邀请原美国副总统艾伯特·戈尔(Albert Gore)发表了主题演讲。由于戈尔拥有很高的人气,因此许多人慕名而来。
实现超级电网
戈尔的演讲内容与智能电网有关。关于着手建设智能电网的意义,戈尔以自己此前推行的“信息高速公路构想”作类比,将其称为“SuperGrid(超级电网)构想”,阐述了采取积极措施的必要性。其设想是,力争借此提高美国的产业竞争力,从而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以及就业机会。
让人在意的是,在他的发言中“Japan(日本)”这个词根本没有出现过。在关于智能电网逐渐向全球扩展的发言段落中,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以及欧洲的话题多次出现。虽然戈尔谈到了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政府进行协调之类的话题,却根本没有提及日本。
在智能电网领域,不仅需要美国所擅长的IP网络技术,电源系统以及蓄电池等技术也不可或缺,这些领域是日本企业拥有优势的领域。然而,日本却未被提及。我感到,这一现象很有政治意味。
或许美国已经深切地感到,在提高智能电网产业竞争力的过程中,日本将成为未来的竞争对手。我觉得,唯其如此,所以美国才开始“撇开日本”。在汽车产业,美国被日本的环保技术打得落花流水。心想“在智能电网领域不能再重蹈覆辙”的美国人应该不在少数。
戈尔自2007年起,就担任美国屈指可数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的顾问。提到Kleiner,其作为美国进行政策性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而为人所熟知。如果从这一背景来看,我感到戈尔的发言中必定含有政治意味。
戈尔的演讲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如果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在硅谷地区开展业务,那么就会从其他许多方面亲身感受到美国的这种苗头。
——您认为美国设想的提高产业竞争力计划描绘出了怎样一个世界?
菅谷:美国希望在智能电网领域复制与“互联网”同样的致胜模式。正因为这样,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IBM以及谷歌等厂商都在全力以赴投入到该领域中。
在美国的智能电网风险企业中,有的公司得到了巨额投资。例如,银泉网络(Silver Spring Networks)为1亿多美元,而GridPoint更是达到2亿多美元。该领域存在如此多的投资,一方面令人感到智能电网的“泡沫”成分,另一方面,又非常强烈地让人感到上述举措是美国的大政方针。
——日本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
菅谷:“排斥日本”是有意而为之,抑或只是因为“日本下决策总是比较慢,所以未能成为候选的合作对象”,哪一个因素占更多一点我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样,此次的的确确感受不到美国“和日本并肩作战”的那种一贯作风。
然而,作为现实问题,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所需的大多数环保技术都掌握在日本手中。
如此看来,首先我们必须做的,就是面向美国和全球,加大力度宣传日本出色的环保技术。我认为,必须通过这种做法,让全球的厂商认识到“与日本企业进行合作,对温室气体减排等目标的实现而言,极具正面意义”。
建立保障日本厂商走向全球的机制
我认为,日本在发电、钢铁、石油、化学以及电子设备等多种领域采用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目前已达到全球顶级水平。就是说,只要将目前日本拥有的技术拿到全球市场上,就能为全球低碳化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我希望,日本的各位企业家以及技术人员更多地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上,去宣传这些具有实用性的技术。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日本企业很难顺利地作出在海外拓展业务的决策。越是大型企业,越是如此。如果公司不能做出决策,那么即使技术人员想去做,也难以做成。
我认为,正因为如此,所以相应的机制建设必不可少。有了“希望凭借日本的环保技术为世界做贡献”的人,另外再与“希望向拥有出色环保技术的日本进行投资”的全球投资者携起手来,那么就能产生新的业务方案(Scheme)。
对于像我们这样以投资为本业的企业来说,上述工作或许可以说是一种使命。如果亲身处在因智能电网业务而热火朝天的硅谷,那么这种想**变得更加强烈。我感到,在弥足珍贵的日本环保技术落伍之前,必须开始建立一种供其在全球市场上发挥所长的机制。(记者:蓬田 宏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