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luo235 发表于 2014-6-19 11:18

djxf 发表于 2014-6-19 1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帅哥没听说嘛?

火炉是从外到内加热,电磁炉是从内而外整体加热,。


从内而外有根据不。不能评感觉,谈恋爱可以凭感觉,大功率的电磁波却还对人体有影响,微波加热时间也算处于包围之中?任何东西都存在利弊的。

RF-7 发表于 2014-6-19 20:36

chunyang 发表于 2014-6-15 1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多少剂量?从哪儿来的?常规电磁波是微波么?

1、玩900MHz的RFID卡器时,功率在2W,加上定向天线,近距离对着人时的功率密度相当可观;远远超过了IEEE标准C95.1给出的0.8mW/cm2。
2、如果调试手机基站的就更要注意了。
3、目前大部分书籍定义微波的频率范围:300MHz~300GHz,甚至更高。

RF-7 发表于 2014-6-19 20:44

youluo235 发表于 2014-6-19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佩服春哥,人体升温会影响那个,那生活在火炉城市是不是也会影响那个?火炉城市那么多人为何没太大影响。 ...

http://wenwen.sogou.com/z/q170990723.htm
另外,我们通常玩的的300M到3G,这个范围内穿入人体的能力的非常强的,美标电磁炉用的就是2.4GHz 。而且脑是人体中及收能力特别强的。

wateras 发表于 2014-6-20 00:04

RF-7 发表于 2014-6-19 2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玩900MHz的RFID卡器时,功率在2W,加上定向天线,近距离对着人时的功率密度相当可观;远远超过了IEEE ...

哥们就在搞UHF RFID 天天对面这个玩意

chunyang 发表于 2014-6-20 00:20

RF-7 发表于 2014-6-19 2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玩900MHz的RFID卡器时,功率在2W,加上定向天线,近距离对着人时的功率密度相当可观;远远超过了IEEE ...

很遗憾,你的这些说法和数据都是错的,再搜再看。

chunyang 发表于 2014-6-20 00:21

RF-7 发表于 2014-6-19 2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wenwen.sogou.com/z/q170990723.htm
另外,我们通常玩的的300M到3G,这个范围内穿入人体的能力的 ...

仍然是错误的数据和概念。

chunyang 发表于 2014-6-20 00:22

djxf 发表于 2014-6-19 1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帅哥没听说嘛?

火炉是从外到内加热,电磁炉是从内而外整体加热,。


别搞错了电磁炉和微波炉。

RF-7 发表于 2014-6-20 20:19

chunyang 发表于 2014-6-20 00: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遗憾,你的这些说法和数据都是错的,再搜再看。

chunyang 的权威实在不敢挑战,胆确实不知具体错在何处,还望指出。第一点的前半在《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和《特高频无源标签码分射频别》中有说到,而我们现在做的读卡器也是这个参数。第一点后半句和第三点在《微波工程》(第三版,张肇仪等译)有描术。另外补充下,我查的书不百度。

chunyang 发表于 2014-6-21 18:41

本帖最后由 chunyang 于 2014-6-21 19:07 编辑

RF-7 发表于 2014-6-20 20:19 https://bbs.21ic.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hunyang 的权威实在不敢挑战,胆确实不知具体错在何处,还望指出。第一点的前半在《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8 ...

如果900MHz 2W的连续输出还是采用定向天线(应该是定向增强天线而非定向衰减天线)输出,这样的RFID就违法了,即便瞬态峰值输出可以如此,那也决不能持续输出,否则其覆盖范围内的移动同频信号将全被压制,定向天线覆盖的范围可不小,等着戴“手镯”吧。考场等特殊场合用的手机干扰机就是这样的发射源,功率还没这么高。
在距离无线电发射源很近时,场强是可能比较强,但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对人体的影响效应差别巨大,而且人体的吸收率也随频率而大大不同,不能仅看功率密度,必须同时看频率。
关于微波的频率范围,传统说法是波长在分米量级或以下的无线电波,这是为了方便而在早期命名的,但1米波长的电磁波跟1分米、1厘米的电磁波比,在电路中的传输特性差别非常大,所以后来在工程上仅将频率在1GHz以上的无线电波称为“微波”。同功率下300MHz(就是0.99999……分米波长)的无线电波和2.45G的无线电波对常规食物的加热效应是差别巨大的,这里有谐振、耦合率、侵入距离等等一大堆参数的影响。看了教科书再联想到微波炉,自己多心对健康反而不利,正如刚看医书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浑身是病一个道理,因为知道的还太少。

从正向理解无线电波对人体的影响,需要足够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多数人都做不到,但反向理解就非常简单了,也很容易用实验验证。很多人对“无线电危害”的理解仅仅出于对诸如微波炉、电磁炉等炊具的表面观察,但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甚至根本无法真正理解这些炊具的加热原理,盲目将“加热”硬套到自身,从而得出无线电辐射有害的结论,这显然滑稽。所谓“反向理解”就是假设无线电有害,那么在无线电辐射区就应该能看到明显的损害后果,如果观察不到损害后果则可以得出结论——无线电辐射有害说不成立。当然,这个辐射的强度是指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这是观察及实验的前提。

只要人一个人的认识方法是基于逻辑的理性思辨,那么他即使是完全不懂无线电技术也不妨碍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旭日东起 发表于 2014-6-27 11:25

具体不知道,但我公司那些20W的功放在那里老化的时候,我在那里呆了2个小时后就会头痛

RF-7 发表于 2014-6-28 00:20

chunyang 发表于 2014-6-21 1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900MHz 2W的连续输出还是采用定向天线(应该是定向增强天线而非定向衰减天线)输出,这样的RFID就违 ...

2014年5月1日实施的RFID国标就明确规定了:除边缘通道外的其它通道最大功率为2W,做到这个功率是合法。读卡周期也是持续的。而且在国标实施前国内的产品大多数是执行IEC18000-6C标准,功率也达到2W。所以几乎没有可能因为这个功率等着戴“手镯”。
至于微波定义不同的教程有不同的说法,例如:“国家级精品课程 - 微波技术基础(梁昌洪教授)教学录像”中就明确指出了范围是300MHz~3000GHz;而闻名于世的《Microwave Engineerning》则定义为300MHz~300GHz;当然如果说把“仅将频率在1GHz以上的无线电波称为“微波”。”也没什么问题。
“所谓“反向理解”就是假设无线电有害,那么在无线电辐射区就应该能看到明显的损害后果,如果观察不到损害后果则可以得出结论——无线电辐射有害说不成立。”人们发现电磁前只是“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才证明了它的存,而“预言电磁波存在”的那个时候还不能证明其存。所以“无线电辐射有害说”的成立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IEEE标准C95.1-1991也提出了人体辐照在微波电磁场的功率辐射极限。
说这么多也没什么意思,如果信“无线电辐射有害说”者遇到大功率时注意下,不信者笑话下信的SB好了。

chunyang 发表于 2014-6-28 17:03

RF-7 发表于 2014-6-28 00: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4年5月1日实施的RFID国标就明确规定了:除边缘通道外的其它通道最大功率为2W,做到这个功率是合法。读 ...

科学讲究的不是信与不信而是实证,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做,都做了大几十年了。

pnm_0881 发表于 2014-7-2 09:54

whxbluesky 发表于 2014-8-1 16:44

看你搞多大功率了,百瓦级以上的慎重。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请问从事射频技术开发的相关工作,会影响身体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