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unyang 于 2014-6-21 19:07 编辑
RF-7 发表于 2014-6-20 20:19
chunyang 的权威实在不敢挑战,胆确实不知具体错在何处,还望指出。第一点的前半在《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8 ...
如果900MHz 2W的连续输出还是采用定向天线(应该是定向增强天线而非定向衰减天线)输出,这样的RFID就违法了,即便瞬态峰值输出可以如此,那也决不能持续输出,否则其覆盖范围内的移动同频信号将全被压制,定向天线覆盖的范围可不小,等着戴“手镯”吧。考场等特殊场合用的手机干扰机就是这样的发射源,功率还没这么高。
在距离无线电发射源很近时,场强是可能比较强,但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对人体的影响效应差别巨大,而且人体的吸收率也随频率而大大不同,不能仅看功率密度,必须同时看频率。
关于微波的频率范围,传统说法是波长在分米量级或以下的无线电波,这是为了方便而在早期命名的,但1米波长的电磁波跟1分米、1厘米的电磁波比,在电路中的传输特性差别非常大,所以后来在工程上仅将频率在1GHz以上的无线电波称为“微波”。同功率下300MHz(就是0.99999……分米波长)的无线电波和2.45G的无线电波对常规食物的加热效应是差别巨大的,这里有谐振、耦合率、侵入距离等等一大堆参数的影响。看了教科书再联想到微波炉,自己多心对健康反而不利,正如刚看医书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浑身是病一个道理,因为知道的还太少。
从正向理解无线电波对人体的影响,需要足够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多数人都做不到,但反向理解就非常简单了,也很容易用实验验证。很多人对“无线电危害”的理解仅仅出于对诸如微波炉、电磁炉等炊具的表面观察,但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甚至根本无法真正理解这些炊具的加热原理,盲目将“加热”硬套到自身,从而得出无线电辐射有害的结论,这显然滑稽。所谓“反向理解”就是假设无线电有害,那么在无线电辐射区就应该能看到明显的损害后果,如果观察不到损害后果则可以得出结论——无线电辐射有害说不成立。当然,这个辐射的强度是指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这是观察及实验的前提。
只要人一个人的认识方法是基于逻辑的理性思辨,那么他即使是完全不懂无线电技术也不妨碍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