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RISC-V MCU CH32V103测评】U盘读写工程创建记
本帖最后由 jinglixixi 于 2020-11-27 16:21 编辑对于CH32V103开发板,厂家所提供的例程是比较有意思,尽管CH32V103与CH32F103存在着一字之差,而从内核的角度看,其架构则是迥异的。另外,两者的联系又是紧密的。这种就在于例程方面,其内容相差无几但可以屏名称来区分,且能通过软件MounRiver来架起桥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共享。此外,呈现出一个特点是CH32F103例程有完整的项目工程可以直接进行编译下载,而CH32V 103例程却只提供主要的原材料,却欠厨房大师傅的最后抖勺。啥意思?就是没有直接提供可编译的项目工程呗,似乎就像看看尝试着是否有本事打开使用CH32V103的门。当然,打开这道门是十分简单的,因为厂家在产品出厂时已为它配置了通关秘籍(CH32V103 评估板说明及应用参考),你要做得无非是照方抓药。那创建U盘读写工程是否很神秘呢?非也,只是它牵扯的东西会多一些。毕竟人家是储存设备,且使用到了文件系统库,所以复制粘贴的内容也不在一个档次。为了使大家能尽快地体味到U盘读写的味道,也更彰显沁恒产品的独特魅力,还是具体的把其工程的创建过程简明地写出来,尽管水平和难度很一般,但对于初次的使用者来说,还是照方抓药比较舒服呀!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 在安装好MounRiver_Studio的情况下,先打开MounRiver编译器。2. 点击“file”菜单下的“New”子菜单中的“MounRiver Project”,见图1所示。图1 创建新项目工程
2.按图2所示进行设置,并制定项目的名称,此处命名为EXAM1,然后点击“Finish”。图2 相关设置及命名项目
3.此时,项目浏览窗口的显示内容如图3所示。图3项目创建后生成的程序框架
4. 如图4所示,打开CH32V103的例程文件夹,将EXAM1目录下的全部文件进行复制。图4 复制相关文件
5. 右击工程项目名,在快捷菜单中点击“Open from File System”选项,见图5所示。然后进入User目录,将前面复制的文件粘贴到此处以覆盖原来的同名文件。图5 打开文件系统
6. 进入图6所示的CH32V103例程文件夹,选取其全部内容进行复制。图6 进入粘贴目录
图7选取库文件
7. 将选取的库文件,进行复制,然后将其粘贴到新创建的项目文件夹EXAM1中。完成后,其内容如图8所示。图8 更新文件内容
8.使用编译工具进行编译,完成后其结果如图9所示。图9完成编译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U盘读写项目工程的创建和编译。下面我们就将编译所生成的目标文件下载到开发板上,其操作为:1.将开发板与调试器用导线连接好,并插到电脑上。2.点击“Download”下载工具图标,则弹出下载设置界面,见图10所示。图10 下载设置界面
3.点击“…”文件选择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待下载的目标文件,这里是选取EXAM1.hex,然后点击“打开”。图11 选取下载文件
4.按图12所示,点击“Execute”工具图标进行下载,完成后的界面如图13所示。图12 执行下载
图13 完成下载
在完成下载后,我们就可观察U盘读写的效果了。在测试工作中,所执行的操作步骤如下:1. 将待读写的U盘插入开发板的USB口2. 将串口1与调试器的通信引脚进行连接,整个测试线路如图14所示。图14测试线路连接
3. 打开串口调试工具软件,则可看到图15所示的运行结果。完了,测试失败没戏呀!图15U盘读写结果
问题出在哪里呢?拔下U盘一看,原来所用的U盘是64GB。没事,U盘咱有的是!换32GB的,你猜结果这么样?嘿,一样的没戏!接着换,上4GB的,这次是终于搞定了,其效果如图16所示。图16 达到读写目标
那程序的设计是怎样的呢?其设计思想就是先输出系统的时钟频率,然后提示出是USB 主设备测试,继而进行几个阶段性的测试,即等待U盘接入、有U盘接入、等待U盘就绪等。随后便试图读取一个位于C51子目录的名为“NEWFILE.C”的文件。若没发现该文件,则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NEWFILE.TXT”的新文件,并将“这个程序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U盘文件读写,简单演示功能。”的内容写入U盘,其效果如图17所示。随后进行文件属性的修改,即将文件的创建时间修改为“2015.05.18”,其效果如下:
最终,以关闭所打开的文件为结束。 图17 信息写入U盘
多谢打赏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