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单片机的ADC模块的数据快速采集
本帖最后由 pzsh 于 2022-3-5 09:02 编辑利用pic18F2550 usb单片机 实现了一个数据采集固件。
我希望用pic18F2550 单片机 实现一个采集速度比较高的数据采集固件。按手册设定了最快的数据采集状态,大约15us 可得到一个采集数据。
外部晶振 20MHz,寄存器按手册设定了最快的数据采集状态,但实际结果 要 0.5ms 才能得到一个采集数据。
想得到更快的速度,请教大侠,该如何修改代码 楼主程序可以公开吗?贴程序看下吧,这么说看不出什么原因
char DataBuf;
main()
/*首先是ADC 三个功能寄存器的设定。 */
ADCON0 = Ob00000001; // 选择AN0 通道,使能DAC模块
ADCON1 = 0b00001101; // 设定ADC 通道,只有 AN0,AN1 为模拟输入通道
ADCON2 = 0b10100101; // 对齐方式:右对齐, 采集时间:8个Tad,转换时钟:Fosc/16
for(i=0;i<512;i++)
{
ADCON0bits.GO=1; //启动A/D转换
while(ADCON0bits.GO == 1) //等待转换结束,GO为0则AD转换结束,查询GO/DONE 位是否被清零,
{
;
}
DataBuf=ADRESH;
DataBuf=ADRESL;
}
} 采用汇编实现,精简代码
ADCON2 = 0b10100101; // 对齐方式:右对齐, 采集时间:8个Tad,转换时钟:Fosc/16
你可以尝试调整这个时钟及TAD的时间.... 我很想知道这两个时间是怎么得来的
采集时间,转换时间两个时间 是 芯片手册 上给的。
为什么要要用for循环?
0.5 ms怎么测的? 还有没看到你把数据发出去啊?
通常单通道采集转换时间大概20~30us
用for 循环是为了 得到时间间隔最小的连续的 512个采集的数据,并赋值给数组
有好友说:通常单通道采集转换时间大概20~30us。如果是这个时间也可接受啦,但目前是 500us
差了10倍不止
对啊,做了尝试,没有进展
不可能,你选了INTOSC做SYSTEM CLOCK了吧
对于你的需求,你选的单片机估计满足不了。你看一下你选的单片机AD的采样时间和转换时间。这两个时间相加,就是最小时间和最高频率。
再有,AD转化需要这样高的频率,MCU估计干不了别的了。
建议试试看新的PIC型号, 号称ADC可以独立于CPU内核来运行, 连采集后的求平均等滤波计算都不用CPU参与 不要在主循环轮训,用中断。
目测楼主的20MHz没有振起来,然后回落到内部振荡器,默认1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