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saflower
发表于 2025-3-12 19:29
ARM架构在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Linux对ARM的支持始于早期的内核版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ARM的支持已经非常成熟和广泛。相比之下,RISC-V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架构,尽管其发展迅速,但其在Linux内核中的支持仍在不断完善中。
backlugin
发表于 2025-3-12 21:39
ARM Linux 开发的教程、故障排查指南数量远超 RISC-V。
jimmhu
发表于 2025-3-14 11:04
ARM内核在性能优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细致的优化。这使得ARM内核在Linux下的性能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
minzisc
发表于 2025-3-14 13:14
Linux 内核对 ARM 架构的支持始于 1996 年,覆盖从 ARMv4 到最新 ARMv9 的全系列指令集,代码稳定性和兼容性极强。
i1mcu
发表于 2025-3-14 14:56
由于RISC-V的开源特性,其社区支持非常活跃。开发者可以方便地获取到RISC-V的相关资料、工具和软件,进行学习和开发。同时,社区中的贡献者也会不断为RISC-V生态系统添加新的功能和优化。
olivem55arlowe
发表于 2025-3-14 17:01
Linux内核对RISC-V的支持逐渐完善。近年来,Linux内核不断增加了对RISC-V架构的支持,包括处理器架构相关的代码、驱动程序、文件系统等方面的优化。这使得RISC-V在Linux下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hearstnorman323
发表于 2025-3-14 20:44
ARM内核拥有庞大的生态系统,包括硬件厂商、软件开发商、工具链提供商等。这些参与者共同为ARM内核提供了丰富的开发资源、工具和软件,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开发和调试。
fengm
发表于 2025-3-14 23:52
ARM架构的硬件种类繁多,包括来自多家制造商的处理器和开发板。Linux内核已经对这些硬件提供了广泛的支持。
phoenixwhite
发表于 2025-3-15 02:55
随着 RISC - V 芯片的逐渐普及,硬件驱动程序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一些开源社区和硬件厂商开始为 RISC - V 芯片开发驱动程序,涵盖了常见的外设如 UART、SPI、I2C 等。
OceanDepths
发表于 2025-10-24 13:58
linux不挑内核吧,你说的问题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