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断将接收的数据按顺序存放在数组中,但用串口将数据发送到电脑中时,顺序就乱了?
volatile unsigned char SZ;volatile char int_flag=0;//int6_flag;
char keydisp;
static unsigned char read165(void)
{
unsigned char i,data1=0;
for(i=0;i<8;i++)
{
data1<<=1;
CLK_L()
NOP();
data1|=PINA&1;
CLK_H()
NOP();
}
return data1;
}
char key_handle(unsigned char u)
{
char j;
forbid_all_o();
scan_mkey(u);
secure_delayms(270,0xffff);
reset_watchdog();
if(u==0xf2)
{
u=d_getkey(0xffff);
if(u==0xf2)
{
q_set_run_mode();
return 0;
}
}
for(j=0;j<5;j++)
{
d_st(SZ);
reset_watchdog();
keydisp=ZHB&0x0f];
// reset_watchdog();
//d_st(ZHB&0x0f]);
// d_st(keydisp);
disp_string(keydisp,5,5,1);
}
reset_watchdog();
}
#pragma interrupt_handler int5_INT:7
void int5_INT(void)
{
char j;
set_PNAIN()
set_SHI_H()
SZ=read165();
if(int_flag>4)
int_flag=0;
set_SHI_L()
set_PNAOUT()
} 数据顺序混乱的原因可能是中断和主程序之间的竞争条件,或者数据访问的同步问题。 问题分析
中断和主程序的竞争条件:
中断函数int5_INT在接收数据时修改了SZ数组和int_flag,而主程序key_handle也在读取SZ数组。
如果中断在key_handle读取SZ数组的过程中触发,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
int_flag的越界问题:
int_flag在中断中递增,但没有保护机制,可能导致int_flag超过数组SZ的边界(SZ大小为5,int_flag可能超过4)。
数据访问的同步问题:
SZ数组和int_flag是全局变量,主程序和中断函数同时访问时,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 在访问SZ数组和int_flag时,禁用中断,确保数据一致性。 没有加 边界保护,可能导致 数组越界访问。
建议 增加适当延时 或 硬件上拉 可以使用 int_flag 来检查数据是否已经完全接收。 当使用中断接收串口数据并存储到数组中,但在通过串口发送数据到电脑时顺序出现混乱,可能的原因是中断处理时间过长 如果中断处理函数中执行了耗时操作(如复杂计算、延时等),会导致后续数据接收中断被延迟处理,从而打乱数据存储顺序。 如果在中断中直接进行数据发送操作,可能会导致发送和接收操作互相干扰,尤其是在发送操作耗时较长时。 数组溢出或覆盖,如果接收数据速度过快,而数组没有及时处理(如发送到电脑),可能导致新数据覆盖旧数据,导致顺序混乱。 在发送数据时,可能没有按照数组的顺序发送,或者发送操作被其他中断打断,导致顺序混乱。 速度太快了,需要等到发完在进行回复 硬件或波特率问题,如果串口波特率设置不匹配,或者硬件存在干扰,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错误。 减少中断处理时间,中断处理函数应仅完成必要的数据接收和存储操作,避免耗时操作 使用环形缓冲区,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环形缓冲区中,主程序定期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并处理。 可以使用双缓冲机制,设置两个缓冲区,一个用于中断接收数据,另一个用于主程序发送数据。当一个缓冲区填满后,切换到另一个缓冲区,避免数据覆盖。 确保发送顺序,在主程序中,按照数组的顺序依次发送数据,避免在中断中直接发送数据。使用标志位或队列机制,确保发送操作按顺序执行。 在某些情况下,中断可能会重入。 可能是中断处理不当导致:中断中接收数据未加互斥保护,主程序发送时可能读取到未完整接收的数据;或发送函数耗时过长,阻塞了新数据接收,导致顺序错乱。需在中断中仅做数据缓存,主程序中检查接收完成标志后再按序发送,并用缓冲区指针管理读写顺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