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国国家地质勘探局官方网站中汶川地震的相关信息
震中北纬31.015°东经103.365°,震级理氏7.9级,深度19公里……还有不少专业数据,可惜不懂。<br /> 相关链接:<a href='http://earthquake.usgs.gov/eqcenter/recenteqsww/Quakes/us2008ryan.php#details'>http://earthquake.usgs.gov/eqcenter/recenteqsww/Quakes/us2008ryan.php#details</a>一大堆缩写的数据
21IC知道的好像只有柔月是学地理的,不过是师范,深度恐怕有限,Google了一下也找不到答案……在地震预测这方面可能中国做的还好~~~~~~~
地质勘探局并不是搞预测的,那些数据都是事发时的测量结
说国内做的好也没有依据,问题是,全人类目前都尚未攻克地震预报的相关理论,关键是数据量太少了,地下情况又不易了解,很多东西都是靠间接分析得到的。想起Star Trek中300年后的进取号和航海家号装备的远程遥测系统,可以准确的分析、预报全星球的地质活动,只是科幻中的这种技术在现实中恐怕还很遥远。你看看产业论坛的耿庆国的帖子
也是因为有了很完整的历史记载数据
十多次?未必有说服力吧,出处在哪?
印象中只是宣传辽宁海城成功进行了预报,但据同样依据却没有预报包括唐山在内的其它任何大震,而且虚报不少,1976年唐山之后更是全国草木皆兵,完全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当年我看的最多的书就是一本防震、抗震小册子,里面的“预报术”现在还能清楚记得,有关现象“大积怨”中成天都有,怎么不见有哪怕一次的对应地震现象?当然,这次汶川地震肯定会被他们大作**。<br /> 目前的科学理论只能进行长期地震发生概率分析,对城市布局和建筑设计有参考意义,但地震何时发生、在哪发生、震级如何则没有任何可以量化或具统计意义的指标可作预报依据。避免事后诸葛亮的科学方法是找到直接依据或针对性的统计规律,地震前发生的某种异常用事后眼光看也许会觉得有理,但如果同样现象发生却在统计学上与地震没有直接关联性,那么根本就不能作为预报依据,疑人盗斧式的心理因素不是科学方法。个人认为研究地震预测应该从仿生学入手
地质活动太复杂且是混沌的,很难搞出个道道来地质活动不比天气复杂
关键是缺乏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这是制约相关理论发展的重大瓶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