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zhi 发表于 2007-2-28 10:24

单片机IO口驱动三极管的疑问。

本来单片机的IO口高电平的驱动能力就不强,为什么还要在连接基极的地方加个电阻呢?这不是分掉了部分压降,限制了电流,更降低驱动能力了么!<br />请多多指教!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2/200722810201786.jpg

smileage 发表于 2007-2-28 12:20

IO口驱动三级管没什么问题

单片机的IO口高电平的驱动能力的确不强,这也是需要加一个三级管来增强驱动能力的原因。因为三级管基极所需的电流很小(mA级),所以该电路中需要加一个电阻来分压限流。

IC1008 发表于 2007-2-28 12:20

一般使用PNP

shellyj 发表于 2007-3-1 15:31

3楼的

后面选择什么管子,是根据具体的动作而定,不是一般用什么就是什么,

pigjiang 发表于 2007-3-1 16:34

正因为驱动能力不强

正因为驱动能力不强,才加电阻.否则,Vbe只有0.7V,没有电阻的话电流会很大<br />

highway 发表于 2007-3-2 09:26

如果仅仅是输出,可以不加这个电阻

加电阻正确的目的应该是防止MCU读引脚出现错误,输出是1,读回却是0<br />51的高电平输出能力差,一般不建议这样使用,最好使用PNP<br />4楼的理解在IO高低驱动能力相同时是正确的,否则还应从驱动能力上进行考虑

maychang 发表于 2007-3-2 11:51

这个电阻

如果是51单片机,且不考虑读该口线的话,可以不加,因51单片机输出高电平实际是靠内部的上拉电阻,上拉驱动能力相当小。<br />但其它型号单片机则可能必须加上,例如AVR系列,其输出高电平与低电平的驱动能力差不多,就必须使用这个电阻限流。

gezhi 发表于 2007-3-2 16:21

那这个电阻就是为了限流作用的了?

谢谢各位了!

dontium 发表于 2007-3-6 19:51

.

&nbsp;&nbsp;&nbsp;&nbsp;单片机的IO口形式一般有图1、2、3的形式。对于图1,由于是互补型输出,既可以“拉”电流,也可以“灌”电流,所以不管采用图4还是图5的形式都可以(但是,拉与灌的电流也是不一样的,设计时也应注意)。<br /><br />&nbsp;&nbsp;&nbsp;&nbsp;而对于图2或图3的IO口形式,显然应该采用图5的方式。或者外加一上拉电阻后采用图4形式。MCU的内部上拉一般较弱。<br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由三种IO口输出方式可见,被驱动的三极管应该加入限流电阻,虽然有的IO口的驱动能力很弱,为不对MCU产生影响,建议加入限流电阻。<br /><br />&nbsp;&nbsp;&nbsp;&nbsp;在实际应用中,为增加电路的可靠性,还应该注意,在E-B间加入一电阻,如图中的R?,可能在通常应用条件下,加不加入R?时性能没有差别,但是在特殊场合,如温差很大时,你就会发现你的设计的优良特性了。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3/200736195738968.jpg<br /> 相关链接:<a href='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3/200736195738968.jpg'>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3/200736195738968.jpg</a>

dontium 发表于 2007-3-6 19:57

只有详细了解单片机IO口的情况,才能设计出合理的电路

。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3/200736195738968.jpg<br /> 相关链接:<a href='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3/200736195738968.jpg'>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3/200736195738968.jpg</a>

hhseng 发表于 2007-3-6 20:24

欣賞楼上用专业事实讲话

chenbintom 发表于 2007-3-6 21:57

呵呵

三极管属于电流放大器件常用的9013放大倍数在100倍左右。只需1mA电流就会放大成100mA电流,但是在单片机中一般三极管处于饱和和截止状态。了解一下IO口很有好处。

gezhi 发表于 2007-3-15 13:31

收获很大啊!谢谢楼上各位!

xiaoaidcp 发表于 2007-3-16 16:43

学习

独占一江秋 发表于 2007-3-17 12:21

这个要看具体单片机

&nbsp;&nbsp;&nbsp;普通准双向口(51系列)内部上拉100k,5v时高电平输出对地短路电流只有50uA,不仅不需要限流电阻还要外接上拉增强驱动能力。<br />&nbsp;&nbsp;&nbsp;推挽式输出的io口(pic系列)输出能力达到20mA,则必须加限流。这类口即使不是驱动三极管,也不能短路输出,因为内部往往有保护,不加限流会被关闭。<br />&nbsp;&nbsp;&nbsp;另外要注意单片机内部电源线的电流限制,通常为100mA,假如10个io输出都是10mA,虽然io口可以承受,单片机也会烧毁。<br />&nbsp;&nbsp;&nbsp;关于pnp驱动,单片机电源一般不会超过5v,如果三极管负载为12v,io不能直接驱动。原因有2,1是5v无法使12v三极管截止;2是如果是准双向io,12v会通过内部上拉对5v电源充电,轻则费电,重则烧毁电源。<br />&nbsp;&nbsp;&nbsp;楼上的R?用于三极管没有必要,场效应管应该加。

wufengchen 发表于 2007-3-19 21:42

今天第一次进来学了不少.非常感谢!

brownface 发表于 2007-3-20 19:26

我是新手啊!~

不是很懂,但我已下载了该页回去看~~~<br />我还有很多问题,但又不能发贴子~怎么办呢?<br />问题:利用51单机的I/O口设计4位动态显示器(8段的,共阴或共阳,最好2种者有),只作显示,不作计数.<br />&nbsp;&nbsp;&nbsp;&nbsp;&nbsp;要利用12V直流电源来供显示器,显示器用三极作驱动(4个显示器,位动&nbsp;&nbsp;&nbsp;用到4个三极管,段驱用到8个三极管),这样就麻烦了,不知道如何接?请帮帮忙吧,就是不知三极管怎么接,我知三极管的基极是接去51单机的I/O口,但集电极和发射极不知怎么和8段数码管连接?<br />

DONG1035 发表于 2007-3-21 16:01

负载电阻增大,单片机输出电流减少。

wxalex 发表于 2007-3-21 16:35

to 9楼,

图2和图3应该是拉电流还是灌电流?

wxalex 发表于 2007-3-22 09:02

在一些MCU的DATASHEET里,

经常会提到WEAK&nbsp;PULL-UP或WEAK&nbsp;PULL-DOWN,WEAK&nbsp;PUSH-PULL,请问这里的WEAK是指驱动能力比较“弱”吗?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单片机IO口驱动三极管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