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新亮
发表于 2007-10-29 14:18
若干周期之后---
---反馈绕组在C3上的上升很快的充电电压,最终达到(左负右正)约4V,<br /> Q1的基极电流再也无法达到足够值,电路只能处于极弱的自激状态,甚至停振.
davidli88
发表于 2007-10-29 14:58
楼上更不会相信6个元件的电击枪了
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10/20071029145753357.gif
尤新亮
发表于 2007-10-29 15:09
这样再试试
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10/2007102915914718.jpg
computer00
发表于 2007-10-29 15:19
哈哈~~~老尤的意思是说电容的另一半周没有放电回路,无法放
这个跟使用电容降压时,只接一个二极管做的半波整流不能工作的道理类似。<br /><br />应该在Q1的基极上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
awey
发表于 2007-10-29 15:19
是有 尤新亮 说的问题
决定振荡频率的还有一个可能是变压器的磁饱和。
尤新亮
发表于 2007-10-29 15:21
computer00说的正是
davidli88
发表于 2007-10-29 15:23
原来是担心这个?
哈哈,早说嘛<br /><br />启动电阻负责为电容充电,反馈绕组负责放电,干嘛一定要同一回路啊?
尤新亮
发表于 2007-10-29 15:27
你不认为启动电阻值太大了吗?
容易误解,增加如下:<br />启动电阻对于电容的放电而言,上百k的值显然太大太大了.
davidli88
发表于 2007-10-29 15:40
104电容充电到PN结电压,需要多少时间?
300V经680K对104电容充电到PN结电压,需要多少时间?16uS而已
donkey89
发表于 2007-10-29 15:44
680K不大,平均都有0.4ma了
davidli88
发表于 2007-10-29 15:47
IC921那个30多W的反激
启动电阻才340K呢
awey
发表于 2007-10-29 15:53
问题是充电电流几十mA,放电0点几mA
donkey89
发表于 2007-10-29 16:01
0.4ma是B级的,C级的要乘放大倍数的
davidli88
发表于 2007-10-29 16:07
非也
12V,8W输出,效率87%,输入电压以280V计,平均输入电流约33mA。<br /><br />以占空比0.45计,初级峰值电流约146mA, MJE13003在这个电流下的hFE约25倍,饱合深度以1.5计,电容放电的峰值电流仅为8.8mA。<br /><br />注意,反峰到来之时,Q1发射结会有较多的电荷抽出,并且会有反向“限流击穿”的现象,这些都可为电容提供充电。
donkey89
发表于 2007-10-29 16:08
davidli88解释的那张图写错了一点:第二段C3写成C1了
donkey89
发表于 2007-10-29 16:10
看完davidli88的解释,对原来RCC中不太理解的地方又理解了一些
尤新亮
发表于 2007-10-29 19:01
难怪没人正面回答IC921的问题
dardar
发表于 2007-10-29 23:10
属自激正激式
上电R4提供启动电流,Q1电流流入初级,反馈级感应出电压,通过C3对Q1基极注入更大的电流,Ib上升-Ic上升-U反馈上升-Ib上升,使Q1迅速饱和。饱和后Ib电流下降-Ic下降-U反馈下降-Ib下降,使Q1迅速截止,就这样截止饱和,饱和截止形成振荡工作,C3R5可调整频率,初级与反级必须处于正激,从初级210T也能看出是正激,反激因有VOR原因初级不能很多。输出用两个绕组,看上去全桥整流,实际上不是的,这是单端方式,没有交替波形,但可以不用确定同名端,对输出而言正激也好反激也好总有一组有输出,因功率很小,初级感抗很大,决不会炸机。这种电路输出没有控制,输出电压会非常高,整流管耐压要选很高,前面有人说用1N5819,那是肖特基,在胡说,1N5819耐压才40V,即使12V,此电路频率又较低,应选大于80V,如输出为反激应选更大。此电路很容易输出高电压1000V~2000V,适当限流可作为晶体管耐压普通测试仪。
sbkhwx
发表于 2007-10-30 00:46
管它什么激,知道原理就可以了名字是自己安的。
这个电路应该是可以工作的,只是没有稳压部分。相当于一个变压器。
黎美林
发表于 2007-10-30 08:15
电路欣赏
我有点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