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
本书融进了作者多年教学、科研实践所获取的经验及实例,更是在作者对单片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编写的,由一些较新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编排方式与传统的教材不完全相同,主要采用了“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编排。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革了原有的授课模式,如在讲解“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这部分知识时,安排5个任务,以任务为核心,配置为完成该任务而必须掌握的指令、硬件结构知识、软件操作知识等,学完这些知识以后完成该任务,然后较为系统地学习一些硬件结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该部分知识分解,把一个高的台阶变成若干低的台阶,使得学习者从一开始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在讲授其他部分内容时,也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以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如授课时将定时器/计数器、中断、串行接口部分知识安排在指令部分之前,但教学中并没有因为指令部分未学而不举例,而是直接将指令拿来使用,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学习者并没有因为尚未学“指令”这一概念而无法掌握这些指令的用法;单片机的指令部分内容枯燥乏味又较抽象,是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但按这种教学方法,在学习指令部分的知识之前,学习者已掌握多条指令的用法,加之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有很多知识可用以对指令中的一些抽象概念作出解释,因而学得较轻松。
内容安排
作者为本书开发了实验仿真板、设计了实验电路板,随书光盘还提供了一些常用软件,读者获得的不仅是一本文字教材,更是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
在本书内容取舍方面,着重从中等职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业余电子爱好者的实际出发,适当增加常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力求深入浅出,尽量结合实例说明问题。
第1章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计算机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第2章是本书的重点,首先介绍了Keil软件的使用、实验仿真板的使用,然后以5个待完成的任务为中心,介绍相关的单片机结构与原理、单片机的指令,并且Keil软件、实验仿真板来完成这些任务,一些不便集成到任务中的知识则分散在各任务之间介绍,最后介绍了实验电路板的制作和编程器的知识,建立一个硬件实验环境。学完本章,实际已实现初步入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模仿性的开发、编程工作。
第3章介绍了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接口等单片机内部常用的“外围”电路,本章内容的安排不受学科体系的束缚,视每一部分为待完成的任务,以此配置知识点,学习本部分知识时,指令部分的知识尚未学习,但在本章的举例时用了多条指令,书中对这些指令的用法作了详细介绍,读者不必拘泥于指令的概念,应着重掌握这些指令的用法。
第4章介绍了
第5章是接口技术的介绍。本章主要介绍键盘、显示器、D/A、A/D、具有I
第6章引导读者从入门到开发,本章首先用实验电路板设计若干个简单但比较全面的程序,读者可以利用它们来做一些比较完整的“产品”,然后就一个的项目展开讨论,介绍这个项目开发的全部过程,提供了包括原理图、源程序等材料,为读者提供一个范例,了解项目开发的过程。
附录由A介绍了一块强电接口板,可与单片机实验板配合控制较大功率电器如制作成真正的流水灯等;
附录B为单片机常见问题问答,这是从与作者通讯的上千封电子邮件中精选出来的,其问题由学习者提出而非作者凭空想出来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各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单片机时遇到的问题;
附录C介绍作者应用单片机实验仿真板进行教学的探索,给出一种单片机教学、实习的新思路;
附录D则给出了让读者在入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方案。
附录E为本书所附不盘内容简介。
本书特点
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较多的实践操作才能学好这门课程,由于本书面向对象之一是业余电子爱好者,同时考虑到中等技术学校、职业中学的实际情况,本书在安排有关实践内容时,不假设读者时能够随时在实验室中,身边随
本书安排的例子大部份是由作者编写的,有一些是参考一些资料改写的,全部程序都由作者调试并通过,对于例子的使用说明也尽量详细,力争让读者“看则能用,用则能成”,保证读者在动手的过程中常常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而不是常常遇到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