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 blog https://bbs.21ic.com/?41143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N2PK矢量网络分析仪简介及制作

热度 1已有 1751 次阅读2011-6-10 09:20 |个人分类:design|系统分类:网上好文

N2PK矢量网络分析仪简介及制作(一)

            
            
2010-08-05 07:55:37
              来源:
              作者:李路 【 】 浏览:931次
              评论:0条

            
               
               
                  
                  

这几年,国内HAM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DIY的套件层出不穷,各种调试测量用的设备也不断涌现。下面介绍的是一种RF测量仪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简称“矢网”。


 


                 


什么是“矢网”?
“矢网”可以测量和分析加载到一个网络上面的交流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这个网络可以是任意的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放
大器﹑耦合器等。爱好者们常用的天线分析仪就是一种特殊结构的“矢网”。天线分析仪可以测量发送到天线端的交流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同时也能测量天线反射回
来的信号的幅值和相位。这些测量,可以得到反射系数(Reflection
Coefficient)的值,利用反射系数,我们可以计算得到驻波比(SWR)。同样的,也可以计算出电抗(X)、电阻(R)、阻抗(Z)、回波损耗
(Return loss)等参数。


“矢网”可以用来干什么?
如果你只是测量一个直流回路中的电阻、电压、电流、你只需要一只电阻表和电压电流表。
如果你只是想看看电路中某些节点的电压(或者电流)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你需要的是一个示波器。
如果你想看看在很宽的频谱范围内,一个基频信号及其各次谐波的幅度,你需要的是一个频谱分析仪。
如果你想测量驻波比/回波损耗、复杂网络的阻抗频率关系、相位角、群延迟、频率响应等参数,你需要的就是VNA——矢量网络分析仪。


N2PK VNA的原理
这个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名字叫N2PK VNA,顾名思义,他的原始设计者,是一位呼号N2PK的国外HAM。通常,一个标准的“矢网”至少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一个电压控制或者软件控制的可以产生固定相位差信号源。
2.定向耦合器或者耦合桥,用来分离传导和反射的信号。
3.一个或多个检测器,用来测量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4.控制部分以及检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5.被测元器件(DUT),可以是单端口或者多端口的网络。
6.软件校准的算法以及校准件。
图1是N2PK VNA的结构图,它包括了“矢网”所必须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中,RF
DDS产生相位为0°的参考信号。这个信号加载到被测器件的输入端,通过被测器件后再供给检测器,检测器得到这个信号的幅度值|VRF|和相位值ФRF。
但通常在做测量之前,需要做“直通”和“检测器开路”的两个测量动作。“直通”就是把RF
DDS和检测器之间通过一个尽可能短的射频电缆直接连起来。假设这段很短的电缆的增益为0dB,相位的影响也是0°。然后再做“检测器开路”的测量,测出
系统的本底噪声值(同样包含频率和相位)。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在一个频率点上测量到的这三个矢量数据(幅度和相位),计算出被测器件的所有传导特性,例如
增益和相位。群延迟这样的特性例外,它需要两个或者更多的频率点的数据才能计算出来。类似的。所有的阻抗特性也可以被测量出来。只需要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
一个耦合桥。注意,被测器件的幅度值|VRF|和相位值ФRF会和三个校准件有关系。分别是开路终端,短路终端,还有一个50Ω终端(因为这个系统是
50Ω的,所以需要用50Ω终端,其他的矢网,也可能用75Ω或者其他阻抗的)。
|VRF|通常很简单的就可以测量出来。但是对于θRF的测量,
却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大多数的商品矢网是通过差频的方法,把参考信号(LO
DDS)和检测信号同时搬移到一个固定的中频频率上,然后再做精确的幅度和相位的检测。这样的架构需要多次的混频,通常都很复杂,成本也很高。近来,一些
DIY的VNA项目,使用内建对数幅度检测器和高速的相位比较器的AD8302(ADI)来检测信号幅度和相位。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是,同商品级的矢网相
比,其检测精度大大降低了。
N2PK
VNA用的是一种0中频架构,这个架构要比通常的外差结构简单得多,同时,又比使用简单的对数检测器的一些项目的精度,要高不少。因为是0中频,所有的幅
度和相位信号都会被检测器处理为直流信号,我们需要的只是对这些直流信号做精确测量就可以了。实际的制作中,使用的是24bit的ADC来实现精确的测
量,使用DDS来实现精确的相位控制。N2PK
VNA的特别之处,是它获得相位数据方法。不同于其他的矢网,在测量的时候,对于每一个频率点,VNA会做两次直流数据的精确测量。先让LO
DDS产生一个相对于RF DDS相位为0°信号,做一次测量;再让LO DDS产生一个相对于RF
DDS相位为90°信号,再做一次测量。通过两次测量和测量之前的校准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幅度和相位数据了。
可以看到,完成上面的这些任
务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并不需要很复杂。最关键的0°和90°正交信号源的产生部分,采用两片同步的直接频率合成芯片AD9851来实现。DDS的信号源,直
接使用高频率泛音钟振,避免使用低频率时钟加DDS内部倍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降低DDS的输出杂散,另一方面也能降低DDS的功耗。0中频的变换部分,
使用MC1496组成的乘法器实现。乘法器输出的0中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之后,由LTC2440组成的24bit
模数转换IC来处理。LTC2440的2.5V基准电压,用LTC1460来提供。整个系统中,需要给DDS发送相关的频率和相位数据,需要得到
LTC2440转换好的电压数据。这些数据先通过74ACT1284的总线接口做一级缓冲,再通过电脑的并口传给系统中的相关控制软件来处理。另外还有一
部分,就是整个硬件系统的电源供给。为了满足宽电源输入,系统第一级使用DC/DC来产生相关的+7V和-7V电压,这些电压,再通过线性稳压器处理得
到+5V和-5V的电压,分别提供给DDS,总线接口,检测器等模块。


 



N2PK VNA的制作
笔者是在去年底开始制作
N2PK VNA的,关键的元器件在国内找到之后,便开始尝试修改线路图和PCB
layout。由于目前大多数的电脑,都已经取消了并行口,笔者把G8KBB开发的USB控制器加入进来,这样,可以直接使用USB口来控制。电源部分也
做了相关的修改,去掉原先的charge-pump构成的-5V电路,主电源供电,统一为12V至24V的宽电源输入。整体的PCB,参考一款成品的机壳
的尺寸。这样,在安装外壳之后,更像一个成品的仪器。
具体的硬件电路图可以参考http://www.n2pk.com/VNA/VNAarch.html中的文档“Fast Detector PDF (Ver. 1b, 442 KB)”,或者请给《现代通信》杂志社发E-mail索取(HAM@radio.com.cn)。硬件电路几乎没有需要调试的部分,这得益于现代的IC和元器件制造技术以及开发者的优秀设计。优质的元器件加上良好的焊接,基本可以保证一次性成功。

际制作的时候,还是有些地方需要提醒。这个VNA基本是模块化的设计,各个部分的功能明确,在PCB的Layout也刻意把每个模块分开来,可以分别进行
屏蔽处理。制作的时候,请遵循一定的步骤。这个VNA大量使用了贴片元器件,贴片的电阻电容,贴片的集成电路等等,个别地方使用了插件的元器件。焊接时,
尽量先焊贴片元器件,先焊高度比较矮的电阻电容和IC等器件。在这个基础上,再按照模块顺序来分别焊接。首先
是电源部分,这个部分,先检查输出的+7V和-7V的电源电压
是否正常。然后是提供给DDS的5V电压,还有就是给检测器的+5V和-5V电压是否正常。如果电压不对,需要检查电感是否有虚焊,二极管是否接反,钽电
容是否接反等。接着是USB控制部分,USB的控制部分的Cy7C68013A引脚很密,可以采用拖焊的方法,多余的焊锡,可以用刀头的烙铁或者铜编织网
处理掉。USB控制部分直接使用电脑的5V电源供电,所以检查这一部分的时候,并不需要给VNA的电源模块加电。插上USB口,电脑就应该会发现新硬件。
然后,按照相关说明文档中的步骤安装控制器的驱动程序,擦写E2ROM的程序。都做完后,就可以打开MyVNA软件配合一块万用表去测试每一个I/O的控
制电压输出是否正常。至此,电源模块和USB控制模块两部分都结束。接下来是DDS部分。注意,对于DDS部分和检测器部分,各有一片74ACT1284
来负责相关的信号传输,所以这一部分不要遗漏。DDS部分的电路很简单,元器件很少,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焊接滤波器的时候,注意滤波电感器的排列。各个电感
请保持90°的夹角,这样可以减少它们之间的电磁耦合。焊接完成,先用频率计检查DDS部分的主时钟(Mo)的输出频率是否正常,并且记录下频率值。给电
源上电,接上USB口,打开软件。将测量的频率值,写到软件中,以完成VNA的频率校准。然后可以进入到信号发生器的模式,看两片DDS的输出信号是否正
常。没问题的话。继续最后一部分,检测器。检测器的焊接,没有太多要注意的部分。主要是检查2.5V的基准电压是否正常。检查检测器无信号输入的时候,各
点的静态电压是否和电路图上面的数值一致。这些全部完成,可以说,整个VNA就结束了。外壳部分嘛,属于机械的活儿,可以自由发挥。
笔者推荐使用G8KBB开发的MyVNA软件,下载地址:http://g8kbb.roberts-family-home.co.uk/html/downloads.html
因为G8KBB是软件的开发者,同时也是N2PK
VNA的USB控制器的开发者,所以这个软件可以完美的支持USB控制器,大大方便了没有并口的使用者。另外,笔者也联系上了G8KBB,正在作
MyVNA软件的中文化工作。相信不久会有软件的中文版本出来。这样,许多英文不好的朋友,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了。软件的操作步骤很多,很复杂,整体使用
起来就是和一个成品的仪器差不多。最好是按照软件使用说明,一项一项地去摸清楚,这样使用起来也就游刃有余了。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碧螺春_123 2016-9-22 20:50
你好,软件部分的具体算法是什么样的,“DDS产生一个相对于RF DDS相位为0°信号,做一次测量;再让LO DDS产生一个相对于RF DDS相位为90°信号,再做一次测量。通过两次测量和测量之前的校准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幅度和相位数据了。”  这部分的具体实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