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In System Programing
主要是指代芯片的烧写方式,以往写片子需要把片子拿下来,离开电路,用 编程器烧,换句话说,芯片不能不脱离应用系统进行写入。
ISP 主要针对这个问题,使用JTAG或者串行口(MCU 内部有Boot Loader,通过指定的方式激活之,它可以和PC或其它上位机通过串口联系,不用使单片机离开应用系统而更新内部的程序/设置)进行程序的烧写操作。
因此,具有ISP 功能的MCU 可以不使用编程器进行编程。当然,实现ISP 可能需要一些硬件电路支持,具体的在数据手册中有说明。
IAP,In Application Programing
单片机内部具有一些可擦写的非易失存储器,如Flash。在单片机独立运行时,不具备IAP 功能的单片机并不能对Flash的数据进行修改,比如,对自身的某一个模块的代码,数据进行修改。具备了IAP 功能的MCU ,能够通过使用各自公司开发的技术,对于自身进行修改。
简言之:ISP=>修改MCU 内部数据需要有外部介入;
IAP=>修改MCU 内部数据可以不用外部介入。
二者可以说是数据更新的一种实现机制。
一般具备ISP 功能后,就不要编程器了,而是使用下载线进行编程工作。但是不是说他们就一定不支持编程器了,具体型号具体分析。是否需要仿真器进行仿真和是否具备ISP和IAP没有必然的联系。只不过具备了IAP功能,可以在MCU内写入监控程序,模拟一个仿真器,当然,这个监控程序是要消耗资源的,和使用硬件的仿真器还有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