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 跳频图案的产生 跳频通信中载波频率改变的规律,叫作跳频图案。
跳频图案是由跳频指令控制频率合成器所产生的频率序列。跳频系统中,
跳频带宽和可供跳变的频率(频道)数目都是预先定好的。
比如说,跳频带宽为5MHz,跳频频率的数目是64个,频道间隔是25kHz。这样,在5MHz带宽内可供选用的频道数远大于64个,那么你怎样选择出64个频率来呢? 这就是所谓的跳频频率表。
根据电波传播条件、电磁环境条件以及敌方干扰的条件等因素来制定一张或几张具有64个频率的频率表,即f1,f2,…f64,另一张可以是f
这就是由图6-8所示的跳频指令发生器和频率合成器来实现的。跳频指令发生器主要是一个伪码发生器。伪码发生器在时钟脉冲的推动下,不断地改变码发生器的状态。不同的状态对应于一张跳频频率表中的一个频率。64种状态则对应64个频率。再根据此频率,按照频率合成器可变分频器、置位端的要求,转换成控制频率合成器的跳频指令。由于伪码发生器的状态是伪随机地变化,所以频率合成器输出的频率也在64个频率点上伪随机的跳变,便生成了伪随机 地跳频图案。当频率表不同时,虽然用同一个伪码发生器,实际所产生的跳频图案也是不同的。
一个好的跳频图案应考虑以下几点:
图案本身的随机性要好,要求参加跳频的每个频率出现的概率相同。随机性好,抗干扰能力也强。
上面谈过,跳频图案的性质,主要是依赖于伪码的性质。所以选择伪码序列成为获得好的跳频图案的关键。
伪随机序列也称作伪码。它是具有近似随机序列(噪声)的性质,而又能按一定规律(周期)产生和复制的序列。因为随机序列是只能产生而不能复制的,所以称其是“伪”的随机序列。
常用的伪随机序列有m序列、M序列和R-S序列。
图6-13所示是一个由三级移位寄存器与模2加法器构成的m序列发生器,它产生的序列最大长度(周期)是2n-1位,这里n = 3,即最大序列长度是7位。图中第二级和第三级的输出经模2加法器后反馈到第一级的输入端,构成的反馈电路叫反馈逻辑。模2加法运算是线性运算,所以是线性的反馈逻辑。只有当反馈逻辑满足某种条件时,移位寄存器输出的序列长度才是2n-1位,达到最大的长度。否则产生的序列就达不到2n-1位那样长。所以也把m序列叫作最大长度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
详细请下载跳频图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