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ec design house https://bbs.21ic.com/?7399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太阳能电池原理

已有 2790 次阅读2006-7-4 14:14 |个人分类:太阳能专区|系统分类:产业话题








BIOX.CN 2005-5-20 1 来源:生物物理网










 






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一般的半导体主要结构如下:












图中,正电荷表示硅原子,负电荷表示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四个电子。



当硅晶体中掺入其他的杂质,如硼、磷等,当掺入硼时,硅晶体中就会存在着一个空穴,它的形成可  以参照下图:
























图中,正电荷表示硅原子,负电荷表示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四个电子。而黄色的表示掺入的硼原子,因为硼原子周围只有3个电子,所以就会产生入图所示的蓝色的空穴,这个空穴因为没有电子而变得很不稳定,容易吸收电子而中和,形成N型半导体。(如左上图)



同样,掺入磷原子以后,因为磷原子有五个电子,所以就会有一个电子变得非常活跃,形成P型半导体。(如左下图)黄色的为磷原子核,红色的为多余的电子。



N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空穴,而P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电子,这样,当P型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在接触面形成电势差,这就是PN结。(如下图)













当晶片受光后,PN结中,N型半导体的空穴往P型区移动,而P型区中的电子往N型区移动,从而形成从N型区到P型区的电流。然后在PN结中形成电势差,这就形成了电源。(如下面的两个图所示)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周生 2006-8-9 17:48
单晶和多晶有是怎么回事?谢谢指教
龙五 2006-11-23 16:42
我有一个我赚钱的想法,想赚钱的请联系我,但一定要懂太阳能这方面的。QQ157366528
回复 YWH 2007-9-2 20:20
好像说反了吧,掺硼是受主掺杂,应该是p型的,掺磷后是n型的。赶快改一改,不要误导别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