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问答] 芯片温度传感器误差超±5°C,除了软件校准还有哪些修正方法?

[复制链接]
又见春光 发表于 2025-8-2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芯片温度传感器误差超±5°C,除了软件校准还有哪些修正方法?
b5z1giu 发表于 2025-8-2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芯片温度传感器误差超 ±5°C 时,除软件校准外,可通过硬件设计优化、传感器选型与布局调整、外部校准电路补充三大核心方向修正
lix1yr 发表于 2025-8-2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芯片温度传感器的误差常源于硬件层面的 “原生缺陷” 或 “外部干扰”,需通过设计改进消除或抑制误差源。
d1ng2x 发表于 2025-8-2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传感器的模拟电路(如采样放大器、ADC)对电源噪声敏感,电压波动会直接转化为温度读数误差(例如电源每波动 0.1V,部分传感器误差可能增加 ±1~2°C)。
suw12q 发表于 2025-8-2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温度传感器分配独立的 LDO(低压差稳压器),避免与功率器件(如 MCU、电机驱动)共用电源,减少功率切换产生的电压纹波干扰
l1uyn9b 发表于 2025-8-27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传感器电源引脚(VDD)与地(GND)之间并联10μF 钽电容 + 0.1μF 陶瓷电容(靠近引脚布局),滤除高频与低频噪声
su1yirg 发表于 2025-8-27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点接地与接地隔离,将传感器的模拟地(AGND)与数字地(DGND)分开布线,最终在单点汇合(避免地环流);若传感器集成在数字芯片内(如 MCU 内置传感器),需优化芯片接地层,确保传感器模拟电路区域接地阻抗<1Ω。
q1d0mnx 发表于 2025-8-2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感器测量的是 “自身封装温度”,若与芯片核心(如 CPU、功率管)或外部热源的热传导不畅,会导致 “测量温度≠实际目标温度”,形成误差。
q1ngt12 发表于 2025-8-2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传感器为外置独立芯片(如 NTC 热敏电阻、DS18B20),需通过铜皮敷铜或导热垫片将其紧贴目标发热区域(如芯片焊盘、功率电阻),铜皮面积建议≥传感器封装面积的 2 倍,降低热传导损耗
zhizia4f 发表于 2025-8-2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避免局部热点干扰,传感器布局远离高功率器件(如 MOS 管、电感),两者间距需≥2mm(或根据器件功耗调整,功耗>1W 时间距需≥5mm),防止热源直接辐射加热传感器
kaif2n9j 发表于 2025-8-2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为芯片内置传感器(如 SoC 内置的 DTS),可通过增加芯片底部散热焊盘(EPAD) 、PCB 背面敷铜或贴装散热片,加速传感器与环境的热交换,减少温度滞后(滞后会导致动态温度变化时误差增大)
duo点 发表于 2025-8-27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传感器电源引脚附近添加0.1μF~10μF的陶瓷电容和钽电容,形成低通滤波电路。
onlycook 发表于 2025-8-27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低噪声LDO为传感器单独供电,隔离数字电路噪声。
七毛钱 发表于 2025-8-2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改进布局与布线。
内政奇才 发表于 2025-8-2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高精度、低温度系数的参考电压源
海滨消消 发表于 2025-8-2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芯片内置Vref,需通过硬件校准或软件补偿其温漂。
豌豆爹 发表于 2025-8-2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封闭环境中使用导热硅脂填充传感器与外壳间隙,提高热传导效率。
麻花油条 发表于 2025-8-27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化代码效率,减少CPU占用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

主题

41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