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的简写为BT,低功耗蓝牙有专用简写BLE-Bluetooth Low Energy。
低功率蓝牙的设计初衷就是在保持无线通信连接的同时,将功耗降到极低,使其能够依靠一颗纽扣电池运行数月甚至数年。
低功耗的核心设计哲学就是尽可能多地睡眠。
BLE设备的功耗模型可以简化为一个状态机:运行/活动状态 (Active): 射频单元开启,进行发送(TX)或接收(RX)。此状态功耗最高(可能达几十mA)。睡眠状态 (Sleep): 只有低功耗的MCU和内存保持运行,射频单元完全关闭。此状态功耗极低(可能低至1µA甚至更低)。
低功耗设计的黄金法则就是:最大化睡眠时间,最小化活动时间。低功耗设备99%以上的时间都应该处于睡眠状态,只在有需要时才被“唤醒”进行极短时间的通信。完成通信后立即进入休眠。
在工程应用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BLE芯片/模块:
功耗参数: 仔细对比数据手册中的关键参数:
峰值电流 (Peak Current): TX和RX时的电流,越低越好。
睡眠电流 (Sleep Current): 深度睡眠模式下的电流,这是决定待机时间的关键,通常是微安(µA)级别。
平均电流 (Average Current): 在特定工作模式下的平均电流,最能反映真实场景的功耗。
集成度: 选择高度集成的SoC(System on Chip),它将处理器、内存、射频和外围设备都集成在一颗芯片上,减少了外部元件数量和PCB走线,从而降低了总体功耗。
在工程应用中要对电源进行精细管理:
高效的电源电路: 使用低静态电流、高效率的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或DC-DC转换器为芯片供电。
关闭未使用的外设: 如果MCU有权限控制,在睡眠前关闭所有不必要的外部传感器、指示灯等的电源。
电池选择: 根据应用场景的功耗预算(平均电流)和预期寿命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如CR2032纽扣电池、可充电锂电池等)和容量(mAh)。
总结-低功耗设计优化清单
硬件: 选择低睡眠电流、高集成度的BLE SoC。
连接参数: 最大化连接间隔和从机延迟。
发射功率: 使用能满足需求的最低广播功率和发射功率。
广播: 若非必要,使用合理的广播间隔,或进入非广播模式。
数据传输: 使用通知而非读操作,打包和减少数据量。
睡眠: 任务完成后立即进入最深的睡眠模式。
外设: 在睡眠前关闭所有不用的外部电路和外设。
驱动: 采用事件驱动而非轮询。
测量: 使用工具精确测量并分析功耗,迭代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