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与新兴技术(AI与低功耗)] 工程应用中通信方式的不同导致功耗存在差异

[复制链接]
jerry尧 发表于 2025-8-22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erry尧 于 2025-8-22 15:52 编辑

在应用中中心控制器与外围设备的通信必然需要用到各种接口,不同接口的速度、功耗、距离必然有差异,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重要的问题。各种通信接口的功耗差异巨大,选择适合的低功耗接口对低功耗设备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功耗相关的几个概念
工作电压:接口的供电电压,低电压通常是低功耗的基础(如1.8V, 3.3V, 5V)。
静态/待机功耗:当接口空闲、未传输数据时的功耗。这是电池供电设备非常关键的指标。
动态/传输功耗:在主动传输数据时的功耗。通常与数据速率正相关,速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功耗越大。
峰值电流:在启动或发送/接收数据瞬间的最大电流,影响电源电路设计。
通信距离:功耗与通信距离强相关,长距离通信通常需要更高功耗。

接口通常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1.有线接口通常功耗较低,且通信距离短,信号衰减小。常用的板载有线通信接口为IIC,SPI,UART,USB。
259268a821c6f3802.png
IIC- 两线制(SDA, SCL) 地址寻址,支持多从机;速率较低(标准模式100kbps,快速模式400kbps); 静态功耗极低:通过上拉电阻维持高电平,空闲时几乎不耗电; 动态功耗低:速率不高,总线电容小,翻转电流很小。在IIC总线中其功耗随上拉电阻阻值和总线频率变化。主要用于板载低速传感器(温度、湿度)、EEPROM、RTC时钟等。
SPI- 四线制(MISO, MOSI, SCK, CS) 全双工,速率高(可达数十Mbps); 主机-从机结构,需要更多引脚; 静态功耗:片选(CS)线不激活时,从机处于低功耗状态。动态功耗:由于速率很高,在高速传输时功耗会显著高于IIC。时钟线不断翻转也会带来固定开销。主要用于高速板载设备(Flash存储器、ADC转换器、显示屏控制器)。
UART        - 异步串行(TX, RX) 点对点通信,简单灵活; 速率范围宽(9600bps ~ 数Mbps) 静态功耗:线路空闲时为高电平,有固定电流(由上拉电阻引起)。动态功耗:功耗与波特率正相关,但整体不高。常与RS-232/RS-485等标准配合用于长距离有线通信,后者驱动功耗会显著增加。主要用于单片机调试日志输出、GPS模块、短距离板间通信。
USB- 复杂协议,支持热插拔和供电; 速率极高(USB 2.0: 480Mbps, USB 3.0: 5Gbps)静态功耗:主机和设备端都有控制器,待机时有一定功耗。动态功耗:接口电路复杂,高速串行化/解串行化需要巨大功耗。 供电能力:USB本身可提供最高5V/500mA(USB 2.0)或更高(USB 3.0+)的电源,但这不代表设备功耗高,而是供电能力强。外设连接(键鼠、U盘)、设备充电、数据传输。

2.无线接口功耗主要消耗在射频信号的生成、放大和接收上,因此普遍远高于有线接口。

8068868a8215f4fc51.png
蓝牙低功耗(BLE)- 为IoT设计,主打低功耗; 短距离(10-100m);速率中等(1-2Mbps)        ; 待机功耗极低: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每秒只在极短的时间窗口“醒来”监听信号。传输功耗低:数据传输速度快,“速战速决”,完成后立即回到睡眠状态,平均功耗非常低。峰值电流约10-20mA。        主要用于可穿戴设备(手环)、智能家居传感器(门磁、温控)、Beacon。
Zigbee- Mesh组网,自愈合;低速率(250kbps);短距离(10-100m);功耗与BLE类似,也采用低占空比的工作周期(睡眠+唤醒)。路由节点功耗高于终端设备,因为路由需要为其他节点中继数据,不能一直睡眠。        主要用于工业物联网(IIoT)、智能楼宇自动化、复杂的传感器网络。
LoRa        - LPWAN(低功耗广域网)超远距离(1-10km+)极低速率(0.3-50kbps) 核心优势:在超远距离下实现低功耗。通过扩频技术,获得了极高的链路预算,发射功率效率很高。功耗特性:待机电流仅1~2μA。发射时功耗较高(峰值电流~100mA),但因其数据量小,发送时间短,平均功耗依然极低。主要用于远距离农业传感器、智能城市(智能停车、垃圾桶监测)、环境监测。
Wi-Fi        - 高速率(数十至数百Mbps) 中等距离(50m以内) 基于IP协议,连接互联网方便。静态功耗高:需要持续保持网络连接,监听路由器信标,即使空闲也有较高功耗。动态功耗极高:高速数据传输和复杂的协议处理(TCP/IP)需要大量计算和射频功率,峰值电流可达200mA以上。主要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或持续互联网连接的设备(智能相机、电视、家电)。
蜂窝网络(4G/5G CAT-M/NB-IoT) 广域覆盖,利用现有基站。距离极远(以km计)传统4G/5G模块:功耗巨大,类似一直开着的手机,仅用于车辆、电力等有持续供电的场景。
NB-IoT/CAT-M:为IoT优化,支持PSM(省电模式)和eDRX(扩展不连续接收),大幅降低待机功耗,平均电流可降至微安级别。但连接和传输数据时功耗仍然较高。主要用于共享单车、远程水电表、资产追踪、应急报警。

选择低功耗接口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数据量:数据量小、偶尔发送?选 BLE、LoRa、Zigbee。数据量大或需要流媒体?Wi-Fi 或有线。
通信距离:板内:I²C、SPI。设备间(几米):UART、BLE。家庭内(几十米):BLE、Zigbee、Wi-Fi。公里级:LoRa、NB-IoT。
功耗预算:
纽扣电池供电数年:BLE、LoRa(精心设计)。
锂电池供电数周/月:Zigbee、NB-IoT。
有持续电源:可以任性选择 Wi-Fi、4G/5G。
网络拓扑:点对点?星形网?Mesh自组网?根据需求选择。
成本与复杂度:BLE和Wi-Fi模块成本低、生态成熟。LoRa和Zigbee可能需要专门的网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

主题

68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