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嵌赛一等奖专访 | 南京大学“九乡河队”:用STM32N6打造多模态学习健康终端,守护青少

[复制链接]
863|2
STM新闻官 发表于 2025-9-28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M新闻官 于 2025-9-28 22:31 编辑

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竞赛中,来自南京大学的“九乡河队”凭借基于STM32N6系列芯片的VitalHealth多模态智能学习状态监测终端,斩获一等奖。
834068d945cdac7bd.png
这支以校旁“九乡河”命名的队伍,用技术**青少年学习场景中的健康痛点,也展现了STM32高端芯片在边缘智能领域的创新潜力。
440668d945dbdb749.png
嵌赛现场留影 从左至右依次是:谢欣凌、张毅凡、安润森
近日,我们对话团队成员张毅凡、安润森、谢欣凌,听他们分享研发故事与技术思考。


聚焦青少年学习健康问题,构建多模态监测新方案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学生久坐、疲劳学习,加上光照、空气质量不佳,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引发近视、脊柱侧弯等问题。”谈及项目初衷,队员们直言,团队希望用嵌入式技术打造一款“贴身健康管家”。最终呈现的VitalHealth终端,核心围绕三大监测维度展开:疲劳监测:通过IMX335摄像头捕捉面部动态,借助STM32N6内置NPU运行轻量化DBFace人脸检测模型与MobileNetV3分类模型,分析眨眼(200-300毫秒/次)、打哈欠频率,结合优化后的PERCLOS算法,实现毫秒级疲劳指数计算;坐姿纠正:采用ST VL53L5CX ToF传感器生成8x8深度矩阵,经自主训练的CNN模型识别前倾、后倾等5类坐姿,5分钟坐姿不标准则在屏幕弹窗提示;环境预警:整合SCD30(CO、温湿度)与BH1750(光照)传感器,当CO浓度超1000ppm、光照偏离200-500lx适宜范围时,实时推送调节建议。
4657268d946137d04a.png
械成果图“终端放在桌面右侧即可工作,还能通过通信模组连华为云,家长端可远程查看数据。”张毅凡补充道,这套方案还能迁移至疲劳驾驶、工厂作业监测场景,仅需针对工业环境微调模型。

三大技术创新,打破传统方案局限

相较于传统监测方案,VitalHealth终端的创新点尤为突出,谢欣凌重点分享了三个核心突破:首创STM32N6裸机部署疲劳检测案例。作为赛事推荐的新款芯片,当时网络上尚无N6裸机运行疲劳检测模型的参考案例,团队从零探索,成功实现模型与终端任务的适配,为同类应用提供了技术范式;突破PC端方案的场景限制。传统疲劳检测多依赖PC端算力,虽能实现20毫秒快速推理,但设备体积大、功耗高,难以落地到桌面、驾驶舱等场景。而基于STM32N6的裸机部署方案,在保证推理速度足以捕捉眨眼(200-300毫秒/次)、打哈欠等瞬时信息的同时,大幅降低功耗,满足长期开机监测需求;算法优化提升嵌入式端检测鲁棒性。嵌入式设备模型量化后易出现误检测问题,团队引入非极大值抑制(NMS)算法,有效降低人脸误检率,让终端在复杂光线、部分遮挡场景下仍能稳定识别,进一步拓宽了应用场景边界。

6193168d94626d2a71.png

四种不良姿态的检测


为什么选择STM32N6?核心芯片的“三大不可替代性”

团队将STM32N6作为核心芯片,并非偶然。“从方案构思阶段,我们就锁定了N6的三大优势。”张毅凡详细拆解:
算力与功耗的平衡。N6集成的NPU算力远超普通MCU,能支撑多模型并行推理,同时功耗低于传统MPU,满足终端“长期开机监测”的需求——这对驾驶、工业等场景至关重要;
硬件集成度。内置ISP图像处理单元,无需外接芯片即可完成摄像头数据预处理,简化硬件架构;
生态适配。借助STM32CubeAI工具链,团队实现模型量化、部署全流程高效推进,TouchGFX引擎也快速搭建出直观的GUI交互界面。“最关键的是,N6支持裸机部署AI模型,推理速度能追上眨眼的瞬时数据,这是PC端方案无法实现的轻量化优势。”谢欣凌补充。为适配N6的4.2MB RAM限制,团队多次迭代模型,从68点人脸模型精简为轻量版本,最终将人脸检测推理时间控制在160ms,关键点误差小于3像素。


踩坑与突破:在“无先例”中打磨稳定方案

作为STM32N6的早期使用者,团队坦言“踩了不少新芯片的坑”。安润森回忆起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初期打开NPU跑模型,数据始终不对却无报错,排查三天才发现是没配置内存保护单元(RIF)权限,后来联系ST工程师确认,这是N6不同于前代芯片的新特性。”
7715268d9463be2b80.png
另一个难题是TouchGFX与STM32CubeAI的协同。“当AI推理占用大量AXI总线带宽时,屏幕会出现白屏。”谢欣凌说,团队尝试双内存分区、调整任务调度优先级,甚至用STM32CubeIDE debug后退出的“临时方案”缓解问题,“虽然尚未完全解决,但ST工程师给了很多优化方向,这种‘共同成长’的感觉很好。”硬件设计上,非机械专业的安润森从零学3D建模,为终端设计外壳:“摄像头、ToF传感器的孔位要精准,还要预留散热孔保证CO₂检测准确性,前前后后打印了好几版,用砂纸磨、剪刀修,才做出贴合的外壳。”STM32

生态陪伴成长,未来期待更多可能
谈及与STM32的渊源,三位成员不约而同提到“从入门到进阶”的历程:张毅凡大一用STM32F103入门,后来尝试STM32H743做项目;安润森在实验课上用F4完成芯片信号采集;谢欣凌则因“想在MCU上跑AI”,被南京大学此前基于H7的CNN部署项目吸引,最终选择N6深入。“STM32的生态非常完善——STM32CubeAI量化、TouchGFX界面、云平台对接,一套工具链就能覆盖全流程。”张毅凡评价道。对于未来,团队很想试用ST的STM32WB系列芯片:“集成WiFi与蓝牙后,能替代现在外接的通信模组,让终端更小巧,数据传输也更快。”


结语:以工程师精神,做有温度的技术
“每天早9点敲代码到深夜12点,其中某天可能因为走错方向而毫无进展,最终不得不推翻重头再来,这对我们的精神和身体都是一次挑战,甚至想过退赛,尤其是烧坏700元的摄像头那次,但第一次看到模型跑通、屏幕点亮时,所有辛苦都值了!”回顾备赛历程,安润森的话道出团队心声。这支年轻的队伍,用STM32N6的技术潜力,将“守护健康”的初心落地为实用方案。正如VitalHealth终端不仅能监测数据,更能通过弹窗提示传递关怀——技术的价值,终究要回归人的需求。恭喜“九乡河队”!也期待更多学子借助STM32平台,将创意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力量,在嵌入式领域持续发光发热。


 楼主| STM新闻官 发表于 2025-9-28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STM新闻官 发表于 2025-9-28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认证: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简介:您的嵌入式应用将得益于意法半导体领先的产品架构、技术、多源产地和全方位支持。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包含低成本的8位单片机和基于ARM® Cortex®-M0、M0+、M3、M4、M33、M7及A7内核并具备丰富外设选择的32位微控制器及微处理器。

1385

主题

1669

帖子

24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