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知识]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5 1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的广播,就是一根电线,另跟线就是接地,然后广播就能响。

问题:地两点之间电阻怎么算?
Lgz2006 发表于 2017-1-15 1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响就行,按1k算吧!
gmchen 发表于 2017-1-15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没有1k。
年轻时候在农村看到,电力输电都是利用大地的,三相电机只用两根线传输,第三相就直接接到大地。最极端的用一根线,大地算另一根,然后用电容移相得到第三相。
zyj9490 发表于 2017-1-1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7-1-15 19:38 编辑

以前小时接到家里的啦叭只有5W的功率而已,在村办里有一个电子管功放和MIC ,怎么长线,没有起振呢?功放在的地方到每家只少有1KM的长度,算50家,一个大村。难道有很多台功放。
zyj9490 发表于 2017-1-15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7-1-15 19:18
能响就行,按1k算吧!

响不了吧,8欧的啦叭。主要电压都在地电阻去了,是二根线的。

评论

当时这种农村广播系统用的是压电陶瓷扬声器,阻抗很高。这种广播功放输出接有传输变压器,输出电压较高。导线甚至不用铜线,铁丝就行。  发表于 2017-1-16 10:54
lihui567 发表于 2017-1-15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的广播不知道啥原理啊
captzs 发表于 2017-1-15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线广播用高阻抗的舌簧或晶体喇叭,是两根铁线,用旧了生锈,只听到响声,不知道讲什么,老人家当闹钟,听到广播响声就生火煮饭。
Lgz2006 发表于 2017-1-15 2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7-1-15 19:41
响不了吧,8欧的啦叭。主要电压都在地电阻去了,是二根线的。

那时的喇叭叫舌簧式,线路馈送中有变压器(降压)。各乡镇建有广播放大站,村级一般没有,放音质量标准不高。
Lgz2006 发表于 2017-1-15 20: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线广播,当时肯定也有指标。喇叭是高阻,现在估计能有10k数量级。高级的用动圈,箱内配变压器。
60末也有压电陶瓷式出现。
captzs 发表于 2017-1-1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停电,广播就没有,邻里就互相提醒,别误时煮饭,那时钟表高档的东东。
Lgz2006 发表于 2017-1-15 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座钟,摆式,当地很多家庭都有在70初甚至成为奢侈品,一国营公司因此20年都成名流。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5 2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会,等H大师先给大家扯扯!

提醒:我顶楼问题很清楚,单独一行就是为了醒目!
如果东拉西扯,就是不扯主题,扯一万字也白搭,千万别以为是正治或历史课考试,问答题有字就有辛苦分!

captzs 发表于 2017-1-1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怀旧吧!
当时结婚,女方要求“三转一响”(单车、手表、缝衣车和收音机)算是高标准了,压得男方透不过气。
Lgz2006 发表于 2017-1-15 2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湿乎乎的场,不按欧姆走,还算什么电阻电导的。

问题是有些品牌不好买。上海产品可好了。
Lgz2006 发表于 2017-1-15 2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春雷收音机,上海手表,永久凤凰车,蜜蜂缝纫机。

评论

蜜蜂?不是蝴蝶?哈哈  发表于 2017-1-16 10:17
maychang 发表于 2017-1-1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两点之间电阻怎么算?”
《电动力学》里面讲过无穷大三维、无穷大二维(平面)、正方形对角、圆形直径等等几种。计算方法早忘了。其解通常是特殊函数。
maychang 发表于 2017-1-15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广播,就是一根电线,另跟线就是接地,然后广播就能响”
这个我倒是知道,也干过。
从县(内蒙古是旗)广播站出来的是240V音频信号,每个村有一个“线间变压器”,降到十几V。广播站到各村距离不等,最远可达20km。
广播站的地线(埋在地下)到各村的地线之间的电阻,比20km长的导线电阻要小。广播站地线电阻要求小于4欧姆,各村的地线就比较差了。
各村的“线间变压器”次级,一端接地,另一端拉到各户。各户的地线就是一根大铁钉打入地下而已。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5 2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电磁场与电磁波书上的结论可以直接引用,无需证明!
比如经典的剥洋葱,那个R正比于半径倒数之差,直接用就行了!
但是,不管怎么扯,得把道理扯通,扯顺溜!这个是关键!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5 2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7-1-15 21:38
“地两点之间电阻怎么算?”
《电动力学》里面讲过无穷大三维、无穷大二维(平面)、正方形对角、圆形直径等 ...

用不着这么专,大学物理知识足矣!
当然了,海水,淡水,岩石,湿土,干土等电阻率数据现成的,直接用。

maychang 发表于 2017-1-15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5 21:56
电磁场与电磁波书上的结论可以直接引用,无需证明!
比如经典的剥洋葱,那个R正比于半径倒数之差,直接用就 ...


那只是一种边界条件,其解是不能推广的。例如,不能推广到相距数十数百上千km且两接地电极均位于地球表面情况。
更何况实际情况我们并不知道电阻率,相距数十km的地下也并不均匀,可能有岩层,可能有地下水,可能有某种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