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书解读!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1-29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11-29 10:11 编辑





解读一本关于振荡器设计的书。



引言部分,通过给出一个IF接收机前端模块图,引出了本书主题:振荡器模块的重要性。


527485de07703b996f.png




上图中有两个正交振荡器,但是书中没有明确解释为何需要IQ信号???这个问题是必要要搞清楚的。


1,正余弦信号在x,y平面上的标示方法,由此引出I和Q信号的概念:

302675de07a6b47ac0.png



2,I和Q相加的好处:




307745de07b265c867.png


同样的带宽,可以增加信息传输量。




IQ信号生成法
1)滤波器法



269875de07d1a1b418.png

高通提升相位45°,低通延迟相位45°。


实用电路要求相位误差不超过1°,所以这个电路不能用,误差太大,于是电子学艺术一书中,也有个类似的多相滤波器电路:

480245de07de46ec00.png



4相N级电路。




2)简单好用的分频电路



69265de07e66ddfe3.png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1-2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12-3 09:56 编辑

这本书后面部分,在这个论坛就没法讲了。

例如这两句的理解都苦难:



863875de0830722e6e.png

因为本科电路分析与模电,主要讲线性电路,非线性部分几乎没讲---即便好多模电书分成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非线性部分仍旧只研究线性分析,例如振荡器,只计算个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诸如振荡幅度之类的,说由非线性限制之类的话,随便侃几句就打发或糊弄过去了。


471805de08486a8f17.png



名义上是非线性电路,实则是挂羊头卖狗肉,仍旧说的是线性分析方法。



844225de5c0e5d5835.png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1-29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11-29 11:55 编辑

书中给出了4个Q值定义,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412025de087cf2e4dc.png



这些定义不是随便就能直接用的,只是对于特定的电路,这3个定义才可能等价。
例如第三个定义,对于双积分振荡器、相移振荡器,都是无效的。



当然了,混乱的根源在于1966年,老李提出个噪声普估算方法,这个功劳是开创性的,但是他没有给出严格证明:

431155de0950131342.png





1996年,老拉同志看这些乱象感觉不爽,人家定义了个开环Q:


197335de0892a7b3d0.png

常规的Q值定义反应的是无源滤波网络的选频性
从老拉开始,这些定义主要是想反应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或者是低相噪特征。
当然了,老拉的这个Q适合于基于反馈的振荡器,人家推导出与老李相同的结果,于是就成功了。



2007年,两个日本的高手定义了更牛的Q:



736805de089b04ec48.png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1-30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振荡器是非线性电路的典型代表模块,话题超出了论坛可接受的范围(论坛上只能聊聊怎么判断正负反馈、巴克豪森判据求振荡频率、起振条件等)
书上说下面方程是well-known振荡器模型,在论坛上可一点也不well-known


435275de2351f9951d.png




关于非线性的话题很多很多,例如多谐振荡器的开关时间:


62055de2365cdfab9.png


基于大信号模型的振荡频率:

471555de23675aaffe.png




所以这个帖子就这样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