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之三节棍!!!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3-1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以前发帖多次说过,学习模拟电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去研究无穷无尽个新器件工作原理、无穷无尽个实际电路工作原理,然后再去研究基本的理论。
另一种方法是先花一点时间,研究基本的理论,然后再带着知识应用的目的,有选择的去研究各种新器件的工作原理、实际电路的工作原理。
因为研究过基本理论,就把各种可能的应用原理全包含了,没必要去学那么多了,它们有共性,在这个角度上看,一摸一样的东西,懂一个就行了。


例如本人以前说过三段论了,这个三段段,可以理解成三节棍,只要懂得三节棍工作原理,就能理解无穷无尽种电路的原理。

为便于理解三节棍原理,我从网上直接截取个上课目录表:

429265e6c30ceb3d90.png



凡是看过我以前帖子的,而且看懂了的,应该看一眼目录,就能迅速知道这个目录中各种器件(SCR,UJT,PUT,TRIAC等)的共性。







chunk 发表于 2020-3-1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是“无穷无尽个新器件”和“无穷无尽个实际电路”?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3-1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3-14 11:10 编辑
chunk 发表于 2020-3-14 10:54
为什么是“无穷无尽个新器件”和“无穷无尽个实际电路”?


因为新器件是层出不穷的,例如现代CMOS模拟电路设计教科书中,开始教学鳍式晶体管了,估计大多数人还没听说过呢,就进入实用阶段了。

或者换句话说:你能知道世界上模电电路的个数,是多少吗?(结构相同、参数相同的电路,只算一个)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3-14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3-14 13:42 编辑

一个一个话题来。

关于SCR,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何说它叫可控硅,而不是叫可控锗??因为三极管有硅管和锗管之分,用锗做不就成可控锗了吗?


来看一下传统的可控硅工作原理分析。


711825e6c6b286cb10.png



传统的可控硅工作原理分析,是基于上面这个双管模型。


首先说明一点:用word等软件编辑公式,费时费力,所以手写最快,2秒钟可以搞定。
模拟版块有个同志,对手写是冷嘲热讽,我这帖子又不是写给你看的,你不看不就行了??我又没请你看。


672075e6c6bb9635a2.png


假设晶体管处于有源区,那么可以写出电流约束关系如上图。式中α是短路共基正向电流增益。


对两个管子,套用上面公式,再由KCL定律,可得:


381395e6c6da6c4d83.png



根据这个电流表达式,可以知道分母中的α1+α2非常关键,倘若取临界值α1+α2=1,那么I趋向于无穷大,意味着可以建立起转折点VBO!于是可以有稳定的导通态。

但是另一个条件也必须满足,就是α1+α2<1,否则SCR没有稳定的关闭状态,而锗结构SCR,恰恰满足不了这个条件,所以没有可控锗,只有可控硅。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3-1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3-14 14:34 编辑


查阅各种书籍、文献资料可知,之所以说两管模型无法等效出负阻特性,根本原因是这些书籍资料中,相关的理论推导,都是到此为止!!!

然后用嘴巴说,a1+a2等于1还是小于1,会如何如何,而根本没有人用三极管等效模型做进一步推导,这就导致SCR的双管模型用了几十年,也误导了部分人几十年,误以为SCR=双管。

如果用E-M模型,可以严格证明出,普通双管,修改参数也无法实现,除非beta被修改成不是普通三极管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3-1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SCR工作原理,可知两个重要的工作条件,依赖于α1和α2之和!!!!!!!!

而要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么可控硅设计(掺杂、各个结的厚度等)必须保证,当可控硅等效电路中的α,和可控硅中通过的电流成正比!!!!!!!!!!
也就是说,当可控硅中流过的电流很小时,那么α也必须小,而且小于0.5,这样才能保证两个α之和<1;
当可控硅中流过的电流很大时,那么α也随之变大,这样才能保证两个α之和=1;
更为重要的是,更句上面表达式,如果两个管子的等效α都等于1,那么α之和=2,代入电流表达式,可知I=-Ico!!!!负号意味电流可以反向流动!

一定要记住这个结论!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3-1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3-14 20:57 编辑


理解这个结论之后,SCR的伏安特性就一目了然了:


176015e6cbdd15f4c3.png



从控制端注入电流IG,增大了可控硅中通过的电流,进而增大了α,进而相对于原来的IG=0的情形而言,α1+α2=1提前到来,所以转折电压UBO提前,也就是向左移动!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3-1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3-14 21:03 编辑

童诗白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相关部分有问题。


839685e6cd537b7702.png



书中说控制端开路,管子就不导通,这是错误的,管子靠的是雪崩击穿导通。
而且书中给的SCR伏安特性曲线,IG=0也是有转折电压UBO的!
所以文字和图,是对不上的。

364085e6cd588d6241.png


而且上图少标了个对开关而言,非常重要的负阻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