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行业动态让我倍感振奋。工信部明确表态将“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这一政策信号标志着我国自动驾驶商业化正式进入新阶段。L3级作为自动驾驶能力的“分水岭”,系统可在特定条件下完成全部动态驾驶任务,仅需驾驶员在紧急时接管,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责任主体的根本性转换。
上海作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先锋,动作频频。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放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覆盖智能出租与货运两大业态,小马智行、百度智行等8家企业获准开展“主驾无人”收费服务。紧接着,浦东新区宣布年内全域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不含陆家嘴等重点区域),闵行、奉贤等区域也将逐步开放,形成“车路云一体化”的规模化试验场。
从技术验证到商业落地,上海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关键经验:通过大规模路测迭代算法,依托政策创新构建责任认定框架,联合车企与出行服务商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随着L3级准入政策落地,预计2026年新车渗透率将达8%,2030年形成千亿级市场。作为从业者,我们正见证汽车产业从“功能机”向“智能体”的历史性跨越,而上海无疑是这个新时代的标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