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与新兴技术(AI与低功耗)] 低功耗产品设计的要点分享

[复制链接]
dffzh 发表于 2025-8-1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电池供电的便携式产品越来越多,对电池寿命的要求和对低功耗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低功耗产品设计的要点。
其实低功耗设计是电子系统(尤其是电池供电设备、IoT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的关键目标,需从硬件、软件和系统层面等综合考虑。
1. 硬件层面
1.1 选择低功耗器件
低静态电流元件:
选择静态电流极低的电源管理芯片(如LDO、DC-DC)、传感器和MCU。
低电压器件:
采用支持超低工作电压(如0.8V~1.2V)的芯片,降低动态功耗。
集成化设计:
使用SoC或高集成度模块,减少分立元件数量和信号传输损耗。
1.2 电源管理优化
动态电压调节(DVS):
根据负载动态调整电压和频率(如CPU的DVFS技术)。
多电源域:
划分不同电源域,关闭未使用模块的供电(如传感器、外设)。
高效转换器:
优先使用开关电源(DC-DC)而非线性稳压器(LDO),尤其在输入输出压差大时。
1.3 时钟与总线设计
降低时钟频率:
在满足性能需求时使用最低时钟频率。
门控时钟(ClockGating):
关闭闲置模块的时钟信号。
异步设计:
局部采用异步电路,避免全局时钟树的功耗。
1.4 接口与外围电路
低功耗通信协议:
优先选择BLE、LoRa、Zigbee等低功耗无线协议,或有线接口的低功耗模式(如I2C/SPI降速等)。
上拉/下拉电阻优化:
避免过小的电阻值导致静态电流过大。
2. 软件层面
2.1 功耗模式管理
深度睡眠模式:
MCU在空闲时进入深度睡眠(如STM32的Stop/Standby模式),仅保留必要唤醒源(如RTC和外部中断等)。
事件驱动架构:
通过中断唤醒系统(如传感器数据就绪时触发中断)替代轮询机制。
2.2 算法优化
低复杂度算法:
选择计算量小的算法(如FFT替代DFT)。
数据批处理:
减少频繁唤醒,集中处理数据(如传感器每10分钟上报一次)。
内存优化:
减少高速存储访问次数。
2.3 通信协议栈优化
缩短射频开启时间:
无线模块采用快速连接协议(如BLE 5.0的LE 2M PHY)。
数据压缩:
减小传输数据量。
3. 系统层面
3.1 动态功耗管理(DPM)
状态机设计:
定义明确的功耗状态(Active、Idle、Sleep、Off)及切换条件。
负载均衡:
将高功耗任务分时执行,避免瞬时峰值电流。
3.2 温度管理
降低发热:
高温会增加漏电流功耗,需优化散热或限制性能。
3.3 传感器协同
智能唤醒:
用低功耗传感器(如加速度计)触发高精度传感器(如GPS)的开启。
通过结合硬件、软件和系统三个层面进行低功耗产品设计,可以帮助你设计出功耗尽可能低的产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9

主题

1164

帖子

2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109

主题

1164

帖子

2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