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iweo 于 2013-1-13 15:23 编辑
这个情况倒真有点特别。。。:lol 我说说我的看法吧。
电路工作首先要接通电源,电源负责从电线把电能传输到你的电路内部。但是,电能的传递和消耗都是需要过程的,总是有个量的约束的。如果这个过程是1秒,那就可以用功率来表述。典型的,节能灯功率大约10W,电视机功率大约100~200W,电动机的功率可以几千W。说明不同的电器消耗的功率是不同的。
电功率的表达式P=UI。看似简单,却包含了3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电压U,简单说就是单个电荷的做功能力;电流I,可以理解为单位时间(1秒)内有多少电荷在做功。它们两个一乘,就是1秒内多少个电荷做功的总数,就是功率P。
如果需求10W的功率:电压为10V,那么电流就应该要达到1A;电压为100V,那么电流就只需要0.1A就够了。
问题在于,实际应用中,电压和电流的选择不仅不是随意的,而且是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的。这个相互的作用可以用阻抗(简单说就是电阻)来表征。这就牵涉出另一个重要的定律:欧姆定律:I=U/R。
我们设计了一个电路后,它的物理特性就是确定的。不考虑温度等其他因素,他的阻抗就是确定的。给它一个电压,电流就是U/R,是不会变了。但是实际中标准电压就那么几个,那么对应的电流也就那么几个,有可能得不到合适乘积P。这时候就有必要修改原来的设计,使得其阻抗在合理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