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单片机] 今早发现STC软件上出现了STC15H4K64S4

[复制链接]
 楼主| sdwys 发表于 2015-6-1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早发现STC软件上出现了STC15H4K64S4,有没有知道这个芯片信息的。stc到现在还没发布信息,不符合老姚的传统啊。
好奇中,忘知道信息的解惑。
yhn1973 发表于 2015-6-1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加了16位乘除,看STC网站上打油诗STC庐山:8 0 5 1 会庐山  升至十六世界欢  十六乘除百倍速  华夏又多一国芯  春风得意下鄱阳
autopccopy 发表于 2015-6-1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utopccopy 于 2015-6-18 09:17 编辑

STC15H4K64S4 使用STC-Y6核心,大部分指令为1T, 理论速度比STC-Y5核心的STC15W快约90%~~~。应该还是测试中吧~~~




(3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yhn1973 发表于 2015-6-18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牛了,3字节指令也可做到1个时钟周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hg + 1 淡定

查看全部评分

yhn1973 发表于 2015-6-1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指令效率用在我们产品上同频率下综合速度不比STM32低,一些老产品想升级,提高一下速度,原打算用STM32F103C8T6做,看来可以用STC15H来做了,不用费那么大劲了
bluecup 发表于 2015-6-1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批量上了一回STC,后悔不已,已经转战ST了
 楼主| sdwys 发表于 2015-6-1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cup 发表于 2015-6-18 10:51
批量上了一回STC,后悔不已,已经转战ST了

能否说一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大家也引以为鉴。
bluecup 发表于 2015-6-1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了两款,正常用也没什么问题,但有一款在批量烧录的时候识别不到芯片的概率很高,烧录不了,能把人气死,呵呵
 楼主| sdwys 发表于 2015-6-1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大批量用过,少量没碰到烧录的问题。
jrcsh 发表于 2015-6-19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几时~~~~出ARM~~~ 哈哈
 楼主| sdwys 发表于 2015-10-2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stc出RAM没有任何优势
Ketose 发表于 2015-10-3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STC,应该跟上时代步伐,应该出个Coretex-M系统的产品了。不然有可能会慢慢淡出这个市场了。。。
ayb_ice 发表于 2015-10-3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yhn1973 发表于 2015-6-18 10:32
这种指令效率用在我们产品上同频率下综合速度不比STM32低,一些老产品想升级,提高一下速度,原打算用STM32 ...

那怎么可能,呢,

51的指针操作太慢了,还没有通用指针,乘除法也太慢了

GPIO操作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ayb_ice 发表于 2015-10-3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手册进步挺大的,赞一个
yhn1973 发表于 2015-11-2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ayb_ice 发表于 2015-10-30 16:10
那怎么可能,呢,

51的指针操作太慢了,还没有通用指针,乘除法也太慢了

我们那个产品数据量不大,但重复次数高,估计字节处理占了55%、位处理占了20%,字处理占了20%,双字处理占了5%以下,乘除法运算占整个时间的1%都不到
 楼主| sdwys 发表于 2015-11-2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应用用51就够了,但为了高大上很多简单的应用都用了ARM。最近升级一个项目用IO口采集16路2KHZ脉冲信号,加串口通讯也就用了50%-70%的性能。小东西用51足够。
autopccopy 发表于 2016-1-1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utopccopy 于 2016-1-17 20:14 编辑

好像已经升级为STC8F8K系列了: 《转载:STC8F系列单片机技术手册:8K RAM/64K ROM/12位ADC/4串口》
https://bbs.21ic.com/forum.php?mo ... 8296&fromuid=541433




(1146)
haoyupei 发表于 2016-1-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STC的单片机不跟IAR 8051对接,自己动手修改配置文件。
zzjason1 发表于 2016-2-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用STC15W4K系列发现问题没,就是软件热复位。RAM 00-FFH   会自动清0    我问STC技术牛的不行。说绝对不会 我测试了  32  44封装  32  60S4  最简单的汇编测试程序都是这样,伟福和KEIL 编译器 各种测试办法都好久。 一直找不到原因,   最后我转回到STC 15W2K系列。STC最大的问题是,发现问题,反馈过去没人理我。还牛的很。
tif2000 发表于 2016-2-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STC使用效果挺好的,只要使用得当,外部电路设计合理,稳定性相当高。本人从STC89C51RC开始用到现在十几年了一直很好。不论单片机发展到什么程度,16位?32位?64位?128位?,8位单片机永远不会被淘汰,各种单片机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所谓ARM是今后的主流.....等等论调,都不必去理会,按项目需求去选单片机就好。就像博士、博士后越来越多,你能说今后的主流是博士后吗?能说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必将被淘汰吗?显然是错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

主题

436

帖子

3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