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个编译器,效率差不多的话,合泰单片机 编译结果,肯定要比 功夫单片机 编译结果 要 短小些。
原因如下:
1. 合泰单片机 有带进位的加法 和 带借位的减法 ,功夫单片机 没有,需多使用若干指令模拟。
2. 合泰单片机 的中断 同51系, 每个中断源有独立的散转地址,直接进入, 功夫单片机 没有,同 PIC系,需进入中断后,逐个判断中断源并散转,多使用了若干指令。
3. 功夫单片机 的优势----多累加器结构 R0~R7, 在 ChipON---IDE编译器 中,并没有有效使用,实际效率等同于 PIC系。
综上,不难看出,如果两个编译器,效率差不多的话,合泰 的 程序,肯定要比 功夫 的程序 要 短小些,再优化也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