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误差多少

[复制链接]
 楼主| 冰清玉洁 发表于 2010-8-18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烧写时设定为 内部 rc 振荡 4 MHz 但实际测试为 4.33 MHz,那 IC 的实际误差为多少
happy_10 发表于 2010-8-1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片子?
 楼主| 冰清玉洁 发表于 2010-8-1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H69P20C
tian111 发表于 2010-8-1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SH69P20C规格书上电器特性部分有标出此规格,它的偏差为(+/-)50%,你这颗IC是在规格范围内,一般此内部RC适用于一些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
tian111 发表于 2010-8-1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精度要求较高,就需要用到外部的晶振或陶振.
huwr 发表于 2010-8-1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片机内部晶振的精度都较差,我一般使用单片机外部晶振,那样精度会高一些,误差相应也会减少
tian111 发表于 2010-8-1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都说是内部晶振,但是,还是尝试着用“内部阻容振荡器”比较好,毕竟看不到任何“晶”的关系。
宋倩2010 发表于 2010-8-1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部晶振实有误差,但是误差这么大就是 别的问题了,你看看你的I2C时序设定对了没有?
tian111 发表于 2010-8-1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部晶振的实质是RC振荡。
目前的工艺而言,IRC频偏控制在30%一般不会对yield产生多大的影响,中颖的规格书50%是个保守数字。
huwr 发表于 2010-8-1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校准,如果是4bit校准,一般可以做到3%以内,规格书写5%也是保守的。
这个5%的阈值也是有实际意义的,比如这个偏差下实现9600的UART这个典型应用,再如家电的定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McuPlayer + 4 对30%和5%的解释,完全同意

查看全部评分

cloudreaching 发表于 2010-8-1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to 10L:
我以前做过5%时,9600的误码率还是有点的,最后只好校正bps值来达到目的
juginhine 发表于 2010-8-19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讯中最好使用外部晶振。因为通讯协议对通讯的误差是有严格要求的。SH69P20C如果采用内部RC的话,一般是用于没有精确定时的场合。如做一些简单的IO控制之类的。但是如果有交流电输入场合,可以用交流电50HZ来校正,也可以做定时了。
天天动听 发表于 2010-8-19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外部晶振吧,花不了多少钱
huanghuac 发表于 2010-8-19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7

主题

3250

帖子

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307

主题

3250

帖子

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