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隙基准看人类有多聪明!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2-10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2-10 12:28 编辑

下图是教课书上的经典带隙基准电路,对于3V电源电压,这个基准VDS=3-1.2=1.8V,这么大的VDS,PSRR有保证。

随着电源电压不断下降,比如下降到1.8V了,这个电路性能可就没保证了,此时不想大规模修改电路,该怎么办?


85245c5fa76a897aa.png



方法是把电阻R1移动到Mx的基极!利用CMOS工艺中的双极管具有低β效应。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2-10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2-10 13:44 编辑

解释:

关于经典带隙工作原理,世界上任何一本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教科书都有讲,所以不在赘述,只是简单概括。


它利用三极管的这两个电气特征:



663595c5fac46b65c9.png

133585c5fada4d8dd5.png





950875c5fafbd7a0ff.png



看看修改后的电路,能不能对付低压。

690385c5fb7d2d6f7f.png


461715c5fb9c4b0e96.png


CMOS工艺下的β很低,不高于10一般,所以通过修改,电路的电源电压可以低至1.6V左右,PMOS管不会工作在线性区,导致PSRR低于60dB








评论

这种结构看起来好像就是将Ipata的大小在运放阶段放大了(β+1)倍,使得输出端R4阻值降低了些吧,为何能改变输出电压大小为1V呢??? 没有太理解,请再详细解释下可以吗?  发表于 2019-4-13 14:26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2-1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修改麻烦点,但性能更优,1.5V就能工作。


166375c5fbd7e43477.png

501265c5fbd5e33918.png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2-10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低压低功耗应用中,多数用MOS管取代双极管了,HK科大做到了nA级的基准。



45.png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2-1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段校正,效果虽然好,但是有点笨:


911765c5fc0f5cbc2a.png



112545c5fc123d3e3b.png
虚线是矫正前的,实线是矫正后的。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2-10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极工艺下的,原理和上面差不多:


176395c5fc2d21ff2a.png


867955c5fc31c1d8e7.png

hk6108 发表于 2019-2-10 1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却原来,带隙基准 不过是电子电路,而非那门子脱离群众的高黑科技,
带隙基准有三部份,启动,主体与输出,主体部份,看着就像一堆 电流阱,
带隙基准电路主体,利用的是PTAT电流产生基准电压,先利用正温度系数 PTAT电流 通过电阻产生正温度系数的电压,然后与双极型晶体管的BEV相加,就得到与温度无关的基准带隙电压。
hk6108 发表于 2019-2-10 1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k6108 发表于 2019-2-10 15:40
却原来,带隙基准 不过是电子电路,而非那门子脱离群众的高黑科技,
带隙基准有三部份,启动,主体与输出, ...

温度的影响消除了,但本身的精度怎样?
输出部份的那些 跟随器及可调环节 ,肯定是拖后腿的,主体电路的优秀,用户享受不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