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中两种载流子模型的证据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5-1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5-16 18:39 编辑

恰当地使用类比,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易于理解。
不过使用类比是危险的,因为毕竟是两种不同特性的事物,只能在某一方面具有相似性,如果夸大两种事物的相似性,很有可能会得到错误结论。


学习半导体器件理论,一般都是轻易的把空穴类比成倒向流动的电子,这个类比是危险的,看下面实验证据:


热探头实验:
把一电烙铁放在一N型和P型半导体上,然后用高阻电压表监视图中的电压极性,是正还是负。

214305ebfbfdb68625.png



为何对于N型半导体,图中的V是正的,而对于P型半导体,V是负的?




另一个证据是以前发帖说过的霍尔效应。

https://bbs.21ic.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35752&highlight=%E9%9C%8D%E5%B0%94



743705ebfc15d3788f.png


霍尔效应里面有个难点:洛伦兹力与电荷的极性无关!!!!!!
证明如下:

107675ebfc1b8b3991.png



电荷q没参与上式。

既然如此,不管是电子,还是空穴,都要往固定的一侧流动。


而热探头实验中,也有这个规律:不管多子是电子,还是空穴,都要从热处向冷处流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图中的电压极性才可正可负,取决于载流子带正电还是负电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