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个运放加高速FET组成的复合运放

[复制链接]
MCU52 发表于 2012-12-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增益为1的缓冲器
R2,C1运放容性负载补偿电路,
Q2及其外图电路组成Q1的有源负载
C2与Q1的输出阻抗组成高频极点,也就是高频截止频率。
C3,R3,与运放输入阻抗组成的网络估计就是改善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体要进行小信号分析。

评论

让我长见识的帖子。  发表于 2012-12-4 21:1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jjxpe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xmar 发表于 2012-12-3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C2的容量带宽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仿真可达GHz!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3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MCU52 发表于 2012-12-3 12:41
是个增益为1的缓冲器
R2,C1运放容性负载补偿电路,
Q2及其外图电路组成Q1的有源负载

分析不错
GavinZ 发表于 2012-12-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为什么这么做呢? 有宽带运放的。
看着大家分析的“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我还是怀疑。
xmar 发表于 2012-12-4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缺点:分离元件,电路复杂、成本高、调测相对困难、电压放大倍数为1......
一周一天班 发表于 2012-12-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频信号是通过C3直接耦合到MOS的,AD8510只起偏置作用。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4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GavinZ 发表于 2012-12-3 22:53
可是为什么这么做呢? 有宽带运放的。
看着大家分析的“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我还是怀疑。 ...

这个电路其实是用8510的FET输入级,高速FET输入级的运放还是有点价格,尤其前几年。再有就是一个公司用惯了一个电路,还是不愿意更换电路的。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xmar 发表于 2012-12-4 09:27
怎么没有缺点:分离元件,电路复杂、成本高、调测相对困难、电压放大倍数为1...... ...

其实成本不高,哈哈
GavinZ 发表于 2012-12-4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赞同楼上们提到的那些缺点。我觉得这是个困难的电路,它应该是很早以前由于条件限制产生的。
现在不必这样设计。

这个电路依靠低频通道和高频通道,电容分别是补偿和耦合电容,电阻是用来隔离的;但是调试非常困难。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4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GavinZ 发表于 2012-12-4 21:06
我比较赞同楼上们提到的那些缺点。我觉得这是个困难的电路,它应该是很早以前由于条件限制产生的。
现在不 ...

这种设计思想还是很有用的,运放与三极管组合用有时候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仪表上比较苛刻的应用要求。
GavinZ 发表于 2012-12-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vinZ 于 2012-12-4 21:36 编辑

这个帖子让我又学到了一个新的电路,应该是非常有用。
你说的苛刻要求是指什么?
这个电路跟单片宽带运放相比,我能看到的优点就是“输入电压范围更大(我指的是跟1GHz左右的运放相比较)”,其它的方面,我确实想不出来。

还有19楼xmar的伯特图刻度不够细,这个电路要是要求更好的平坦度,我认为调试起来太困难了。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GavinZ 发表于 2012-12-4 21:33
这个帖子让我又学到了一个新的电路,应该是非常有用。
你说的苛刻要求是指什么?
这个电路跟单片宽带运放相 ...

仪器上有很多要求是FET输入级的,失调要小,速度要快,放到现在当然有很多高速FET可以利用,但是安捷伦他们这种设计思想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开拓思路。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4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GavinZ 发表于 2012-12-4 21:33
这个帖子让我又学到了一个新的电路,应该是非常有用。
你说的苛刻要求是指什么?
这个电路跟单片宽带运放相 ...

再帮忙看看这个低通滤波器https://bbs.21ic.com/icview-400001-1-1.html
xmar 发表于 2012-12-5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电路最有启发意义还不在于电路有多宽的带宽,主要还在于不同放大器的并联应用。见惯了放大器串联应用,很不容易想到放大器还可以并联应用。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xmar 发表于 2012-12-5 16:19
其实这个电路最有启发意义还不在于电路有多宽的带宽,主要还在于不同放大器的并联应用。见惯了放大器串联应 ...

对的,关键是人家的电路设计思想,关键电容的运用
学士后学历 发表于 2012-12-7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低频时,C3断路,运放和后面的FET及反馈元件构成信号跟随电路。
高频时,运放增益下降,C3通,信号直接输入到栅极,构成跟随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