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理] 求助:关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落雪绽菊 发表于 2014-1-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路图如下:

仿真没有问题,实际在面包板上搭建起来后就出现问题了:
没有C2和R6时,放大倍数是10倍,没有问题,与理论值一致;加入R6和C2后放大倍数没有改观,还是10倍左右。
实际参数如下:
输入5mV,10Hz
C3值为47uF
R1用300k和100k串联
三极管用9014
不管加不加交流旁路,输出仅仅是50mV左右。请各位老师指点迷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weilaiheike 发表于 2014-1-17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大输入频率 改为1kHZ 然后就能看出效果了哈
戈卫东 发表于 2014-1-1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都不算一下R6C2的转折频率的么?
 楼主| 落雪绽菊 发表于 2014-1-1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weilaiheike 发表于 2014-1-17 22:02
加大输入频率 改为1kHZ 然后就能看出效果了哈

你的意思是说交流旁路对超低频信号无效?谢谢,我重新实验一下。
 楼主| 落雪绽菊 发表于 2014-1-1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雪绽菊 于 2014-1-17 22:22 编辑
戈卫东 发表于 2014-1-17 22:15
你都不算一下R6C2的转折频率的么?

这个,我实验过大电容,1000uF的,330uF的,都不行。刚刚开始学这个,具体我也不太会算,只知道越大越低频,应该足够了。
戈卫东 发表于 2014-1-1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需要把三极管的动态阻抗算进去。
戈卫东 发表于 2014-1-17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个“10倍”其实是简化算法得到的结果。三极管其实有更接近实际的模型,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楼主| 落雪绽菊 发表于 2014-1-1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卫东 发表于 2014-1-17 22:15
你都不算一下R6C2的转折频率的么?

谢谢,我重新检查一下电容,因为是拆机的,不知道是不是它的问题。
戈卫东 发表于 2014-1-1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电路VCE只有1伏多些,三极管输出阻抗低,增益下降。
戈卫东 发表于 2014-1-1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光从图上看是看不出来的。
戈卫东 发表于 2014-1-17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落雪绽菊 发表于 2014-1-17 22:28
谢谢,我重新检查一下电容,因为是拆机的,不知道是不是它的问题。

原因可能很多。VCE电压偏低也是可能的原因。
ohayou 发表于 2014-1-1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恕偶吐个槽 :
10 hz。。。
你设置这么低的频率 ,有必要将AC和DC区别吗?
这个频率实际该直接按照DC放大器设计方法来吧?
鸟鸟 发表于 2014-1-17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落雪绽菊 发表于 2014-1-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ohayou 发表于 2014-1-17 22:39
恕偶吐个槽 :
10 hz。。。
你设置这么低的频率 ,有必要将AC和DC区别吗?

谢谢,刚刚开始学模电,这方面不是很懂,模电书上没有提到如何设计DC放大器(还是我理解偏差?),能帮忙提供一下这方面的东西吗?或者给一个电路图。

评论

老老实实做1000Hz放大器吧  发表于 2014-1-18 10:51
youluo235 发表于 2014-1-1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频率加大后看一下他的通频带是什么样的。加大频率还一样吗。。。
zrn168168 发表于 2014-1-1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1、调整相关参数,使静态工作点2在2.5V;
2、信号源输出5毫伏信号,
3、用示波器监视工作点3,
4、信号源频率从0调到10K,连续观测工作点3.
guangbiao 发表于 2014-1-1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大倍数可以这么算:
低频时:AV=R3/R4;
高频时:AV=R3/R6;

关于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及元器件(C2)在不同频率的特性就不说了,自己找本看看就知道了。
gx_huang 发表于 2014-1-1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仔细计算,静态偏置的电阻阻值似乎不太合适。Vce、Ic也似乎太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主题

105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