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简单基础太差,电阻计算问题

[复制链接]
zsh3781 发表于 2009-9-1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我的看法。
1,楼主R28=(VCC-0.2)/20mA,这样算是不对的。应该为R28=Vin / R28。因为如果以a点为输出点的话,电路整体就完成了一个电压跟随作用,在运放输出又连接一个射极跟随器,最终将Vin跟随到了a点。
2,我不同意HWM所说将R27去掉。因为对于射极跟随器来说具有输入阻抗高,且输出阻抗低的特性。加R27目的就在于提高输入阻抗。
3,我觉得楼主最好在放大器输出点7和a点之间连接一个小的自举电容。
t.jm 发表于 2009-9-10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几句:
1:楼主计算方法有错,答案是对的 -> R28 = 240R;(R28 = Vin_max/Io_max=4.8V/20mA)
2:设计有错:包括Q1 集电极电压应大于5V而不是5V;
不是Vin不能高于VCC-Vbe,而是VCC必须高于Vin+Vbe;
3:Q1不是工作在开关状态,否则应用PNP,同时去掉运放;
HWM 发表于 2009-9-1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to 21 楼:(仅就第二点)

阻抗匹配一般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功率传输的最大化(负载向源配),二是信号的完整性传输(至少配一端,以防止多次反射)。

第一种情况,注意是“负载向源配”,没有一个人会为了得到最大功率传输而在电池上串一个电阻的。

第二钟情况,确实应该考虑,但在相对底的信号频率下,相对于LZ要求的尽量增大输入电压的有效范围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估计此东东频率不会太高)。若Vin的最高有效电压没有要求(如前面可以用分压降下来),那加一个R27无妨,但具体计算必须考虑R27的压降。
zsh3781 发表于 2009-9-1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22楼t.jm的看法。
另外昨天笔误,应为R28=Vin_max/Io_max,写成R28=Vin / R28了。
1,所以楼主首先应该提高集电极的电压。给到输入的2倍左右及以上都可以。
2,其次在放大器输出点7和a点之间连接一个小的自举电容。
3,运放不能去掉。
t.jm 发表于 2009-9-1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笑:
3 : Q 1 变成一个脸了.
ecook 发表于 2009-9-1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24# zsh3781
请问自举电容作何用?
 楼主| li_g888 发表于 2009-9-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如HWM老师说的 我Vin是可变的,最高值没有特别要求(说明一下:我的Vin是PWM输出经二阶RC滤波得到,所以我的Vin最大不可能达到5V )所以打算采用分压把Vin降下来解决,这样三极管集电极供电也不用改了,现在还有个问题那个二阶RC电路领导说那俩电阻应该如图那样配置,即小电阻在前,大电阻在后,模电书上是安电阻相等说明的啊,不明白如图那样配置电阻的原因,还有我如果把电压降低1/5,即降为原来的1/5,这样的话电阻怎样匹配,是不是应该和RC的电阻匹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WM 发表于 2009-9-1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to 27楼:

这是低通滤波,而非分压。若是象直流这样的极端情况下是不会有电压降低现象的。

至于两级RC谁前谁后,应该没有太大讲究。他们的整体作用(总传递函数)是两个单独RC传递函数的积,应该可以交换。
 楼主| li_g888 发表于 2009-9-1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笨

老师 我知道R25,C23和 R26 ,C24是低通滤波,如果把分压加进去该怎么加,是加在RC滤波后还是滤波前
HWM 发表于 2009-9-1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加在后面,把后级RC中的R“熔”进去。
 楼主| li_g888 发表于 2009-9-1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说在C24后并联一个4*R26值的电阻?
HWM 发表于 2009-9-1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识,看走眼了,没有什么“熔”进去的事。就是在两个RC后加分压。
 楼主| li_g888 发表于 2009-9-1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 谢谢 前辈们都很有耐心 问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joewish 发表于 2009-9-10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这个电路我大概看了一眼就知道是个恒流源  记住 运放一般输出一个电阻到一个三极管的积极,九成九就是一个恒流源,恒流源的电阻是由三极管的发射级下端电阻决定!!!!!!!!!
只要看到这样的 你先想到恒流源!!!
HWM 发表于 2009-9-11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

那不是“恒流”,而是“扩流”。
t.jm 发表于 2009-9-1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恒流.
如果不是恒流目的这个设计就是个蹩脚的设计,
扩流目的三极管就够了,运放完全多余.
20mA/100 = 0.2mA, IO口直接就可驱动,
电阻小些,电容大些滤波效果一样不比运放省钱?
itelectron 发表于 2009-9-1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HWM 发表于 2009-9-11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按LZ的图和描述,“就事论事”的话,只能认为是扩流。
bangzhu 发表于 2009-9-1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加入了RC电路说明不是稳流,而是信号传输电路了,传输模式是信号电流传输,区别于通常的信号电压传输。
电流传输的优点是由于是传递电流,可以精确传输信号,只要在终端保证足够的电压保持稳流状态,并且抗干扰能力强,终端接收只需要一个电阻将电流转化为电压。缺点是功耗大。用在对信号要求高的地方,或者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或者信号很脆弱的地方,长距离传输的地方。
电压传输的优点是低功耗,缺点是由于是电压信号,传输过程中会被其他阻抗分压而造成信号衰减,受到其他干扰而造成信号变质。用在短距离传输,数字信号传输。若用于模拟信号传输特别要注意衰减问题。
两种传输方式的选择遵循的原则是能用电压传输就用电压传输,若达不到要求则用电流传输。主要考虑到功耗。如单个电路板内的传输基本采用电压传输,电路板之间能用电压传输就用电压传输,长距离传输若是数字信号,则也可以考虑差分电压传输,其后才考虑电流传输。若是长距离模拟信号,则必须用电流传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hwap 发表于 2009-9-12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4.8-0.7)/20=2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