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STM32诞生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STM32的发展历程。2007年,STM32首次亮相。这是业界首款搭载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MCU,采用180nm闪存工艺,配有128KB闪存和20KB RAM,运行主频为72MHz,在当时属于相当高的配置。历史证明,这是一款超级成功的产品。它不仅为STM32家族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而且自身也成为了一款长盛不衰的产品,至今仍是许多中国工程师的首选。
回顾这个时期的单片机市场本还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总体来说,还是势均力敌、一片祥和的。当时,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范围。随着它的发展,嵌入式领域对于高性能处理器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虽然8位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内核8051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奈何其性能低下,寻址范围受限,已经难以适应更多的新兴应用领域。
而32位架构微处理器内核凭借其极佳的执行效能,不仅能满足物联网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还能兼顾物联网的低功耗和高性能要求,斩获物联网市场的独家宠爱。
在32位架构微处理器中,属ARM公司推出了面向各类嵌入式应用的微控制器核 Cortex-M内核受到市场青睐,Cortex-M之于32位MCU就如同8051之于8位MCU。
而正是Cortex-M的出现,让ST公司看到了这个内核的强大之处——利用该内核设计了大放光芒的STM32,打破了曾经的单片机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