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微控制器、传感器、存储器等设备之间进行通信。SPI控制器支持的主要模式包括模式0到模式3,它们主要区别在于时钟极性(CPOL)和时钟相位(CPHA)的不同设置。
这里是对SPI控制器支持的模式0到模式3的简要介绍:
模式0:
CPOL = 0,CPHA = 0
时钟极性为低电平(时钟信号空闲时为低电平),时钟相位在第一个时钟边沿进行数据采样。
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沿采样,下降沿更新。
模式1:
CPOL = 0,CPHA = 1
时钟极性为低电平,时钟相位在第二个时钟边沿进行数据采样。
数据在时钟的下降沿采样,上升沿更新。
模式2:
CPOL = 1,CPHA = 0
时钟极性为高电平(时钟信号空闲时为高电平),时钟相位在第一个时钟边沿进行数据采样。
数据在时钟的下降沿采样,上升沿更新。
模式3:
CPOL = 1,CPHA = 1
时钟极性为高电平,时钟相位在第二个时钟边沿进行数据采样。
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沿采样,下降沿更新。
在SPI通信中,选择使用哪种模式取决于具体的硬件和通信需求。不同的设备可能要求不同的模式来进行正确的通信,特别是在速率高、数据精确性要求高的情况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