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HWM
多谢大侠!
图中反馈回路。
若有RP---CP,RP形成补偿极点,CP,RF形成补偿零点。(由于RF与RP相差十倍因此近似)
若无RP------则CP,RI形成补偿极点 ,CP,RF形补偿成零点,(由于RI与RF相差100倍,因此近似)
比较有RP和无RP,发现对T形成的零点补偿位置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极点的位置。
即无RP时,极点位于零点之后100倍频的位置,而加入RP后则极点位于零点之后十倍频的位置。
此种补偿方式实际为补偿系统的高频极点(或者说第二极点),关键在于补偿零点的位置,而补偿极点则越远离零点越好,因为极点只会引入相位滞后。补偿极点最好位于原曲线的0DB交点以后,这样对系统稳定性才不会构成危害。
从以上分析可知,貌似加入RP后反而将补偿极点的位置靠近了零点从而构成了危害!?请大侠指正!十分感谢!
请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