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知识] 30V 3A可调电源,原理分析

[复制链接]
 楼主| tjzyh 发表于 2013-11-6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jzyh 于 2013-11-6 16:17 编辑

在其他的论坛里找到一张原理图,是个30V 3A可调电源,大家可以将该电路分模块,说说其中的工作原理。其中的设计技巧值得学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小俊 发表于 2013-11-6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楼主| tjzyh 发表于 2013-11-6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上传图片,发现图片显示不清楚,改为以附件形式上传。
我来先分析一下+15V和—15V的电源电路,输出经过1N4007半波整流,得到±20V的电压。采用2个并联的1N4007整流,应该是为了提高正向导通时候的电流能力,特别是当开机瞬间或者后级短路的情况下,电流比较大。+15V采用LM7815直接稳压得到。奇怪的是-15V为什么不用LM7915得到,而是采用分离件利用反馈稳定-15V的电压。Q105的发射级直接接GND,Q105的基级是通过R103和R104,连接+15V和-15V,也就是该反馈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Q106是输出级,用来控制负压回路。R102是基级偏置电阻。C105,C104是输出滤波电容。V15是15V,Q105 Vbe=0.6V,R103=R104=10K,忽略Q105的基级电流的话,VSS15这里,我计算的结果是-16.2V,所以实际电路中R104应该小于10K。负压带载能力最大20-15-0.6=4.4V,4.4/10k=0.44mA*100=440MA,不考虑Pc 功耗的情况下是440MA。另外温度对负压的影响情况也是需要分析的。
hexenzhou 发表于 2013-11-6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画得很漂亮!
xmar 发表于 2013-11-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R137、J1之间的接地显然有误。
该电源没啥特别的。反而觉得设计繁琐,效率低下。
 楼主| tjzyh 发表于 2013-11-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xmar 发表于 2013-11-6 16:05
R137、J1之间的接地显然有误。
该电源没啥特别的。反而觉得设计繁琐,效率低下。 ...

该图的接地没有错误,这样设计的地可以实现输出0-30V,电压可以调,0-3A电流可以调,这样做的设计亮点就是可以输出0.
frankiewu 发表于 2013-11-6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月
jun_garfield 发表于 2013-11-6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好像是固纬的一款电源吧 挺经典的 这种CC CV直流源都大同小异 一个电压环一个电流环并在一起控制调整管
POGOPLANE 发表于 2013-11-6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规范的样子··
 楼主| tjzyh 发表于 2013-11-6 2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un_garfield 发表于 2013-11-6 16:54
这是好像是固纬的一款电源吧 挺经典的 这种CC CV直流源都大同小异 一个电压环一个电流环并在一起控制调整管 ...

是款很老的电源,有点年头啦,具体是谁先做的,我不知道
cemen 发表于 2013-11-7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gxs64 发表于 2013-1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改进的地方:tl431改为高精度的其他芯片。继电器切换改为可控硅无级切换。基准的gnd接out,v15、vss15可换成+-8v
hzj515 发表于 2013-11-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中标号有点问题,如继电器的接点??
sgj245609615 发表于 2013-11-7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huarens 发表于 2013-11-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gxs64 发表于 2013-11-7 09:45
有几改进的地方:tl431改为高精度的其他芯片。继电器切换改为可控硅无级切换。基准的gnd接out,v15、vss15 ...

当然可以改,但是成本高了,产品不好卖了
mmuuss586 发表于 2013-11-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luofeng2g 发表于 2013-11-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lhchen922 发表于 2013-11-7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tjzyh 发表于 2013-11-7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luofeng2g 发表于 2013-11-7 12:23
mark

MARK?????有什么意思啊?这样
 楼主| tjzyh 发表于 2013-11-7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gxs64 发表于 2013-11-7 09:45
有几改进的地方:tl431改为高精度的其他芯片。继电器切换改为可控硅无级切换。基准的gnd接out,v15、vss15 ...

该电路的控制精度是多少那?误差在多少之内那?431只是出个基准电压,后面的运放输出电压都是电位器调节的。为什么需要高精度的?不理解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

主题

353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