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对我学生做的微电容测量水平很满意!

[复制链接]
楼主: pengjianxue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101
maychang| | 2010-9-11 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感觉此帖中不少人没有理解老彭做的事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2
linqing171| | 2010-9-11 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101:
任何一个行业,做开发的人和做复制的人,思路不应该一样。我说的开发,是开发世界上第一个。
测量基准问题,作为做开发的,基准肯定没有,需要旁证它的基准是对的。如果旁证错了,结论肯定就是错的。
这个仪器估计不需要校准,就跟我国早期生产的计算机一样,寿命只有半个小时,根本不会量产,还要考虑一年校准几次,到春天阴雨连绵的时候防潮么?

你的这些话应该会去问ADI,但是ADI可能会从理论上给你回答,先给你假设出来个理论,然后设计后从aF到fF到pF都是线性的,对于校准也是有一个方法的,比如只要是大的地方相对准了,小的地方就相对准了... ... 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要是这种方法能找到,仪器就省了N多事情。

我也怀疑,我们一个典型的SOP封装的管脚都有多达5pF的寄生电容,ADI的这个芯片和我们用的SOP差不多吧?这个先别管了,放一边。

不过如果哪天你发现你用了另外一个“理论”,测量和他们的之间就是有偏差,而且偏差都大于两个人的测量精度,那么就说明你们有一个人的“理论”是错误的。不管数学还是物理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就不说前面回复的稀有气体了。比如万有引力的本质目前尚未发现,如果电容特别小的时候万有引力或者弱相互作用力能引起你理论电容的变化,哪天即使你的理论被推翻了,还是很光荣的。

但是历史上计算圆周率,在祖冲之之后,还有人用的正确的方法,但是算的精度比祖冲之的还差,那就说不过去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3
hartcomm| | 2010-9-12 00:02 | 只看该作者
本不想说话,但是还是忍不住!
彭老师,您从业20年,我想讨教一下电子测量问题,离开了测量基准的测量还有什么意义?你这个仪器每年不需要校准么?用什么方法进行校准呢?还是认为不需要校准?怎样生产呢?
彭老师一 ...
老狼 发表于 2010-9-11 20:59


这边所讨论的电容测量估计没有1fp的标准电容  这种微电容一般也往往是传感器上的 并不需要用电容去校准精度  只要测量线性度、分辨率、稳定性就可以了  

彭大侠一直只在说他在测微电容 微电流 却不说其应用背景 也不解释其技术方法 也只强调数据 所以大家只好在这个数据上做无谓的争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4
wwg911| | 2010-9-12 0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103:
不过如果哪天你发现你用了另外一个“理论”,测量和他们的之间就是有偏差,而且偏差都大于两个人的测量精度,那么就说明你们有一个人的“理论”是错误的。
linqing171 发表于 2010-9-11 23:40

强词夺理了,问题就在于并没有这个稳定实物的存在,怎么要求人家去发现这个偏差?
你让人家去测什么总要说出来,才能比较偏差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5
yudancing| | 2010-9-12 14:38 | 只看该作者
:'(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6
wzf3151| | 2010-9-13 09:03 | 只看该作者
现实中绝对精度存在的意义就是理论研究。生产和生活中要求的就是相对精度。
绝对精度也好,相对精度也罢,都依赖于基准,如果某人说测量分辨力已经优于基准的不确定度并且读数稳定,这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基准都不能 ...
wwg911 发表于 2010-9-8 16:35


在AD的芯片资料上是可以看出他定义的分辨力是远远高于其精度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7
wzf3151| | 2010-9-13 09:22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说的有道理,这个帖子争论的乱七八糟的。

彭老师,你就从了吧,精度现在就是没有达到你说的标准。但是你的电容测量和你过去的相比的确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我觉得你的测量电路在构成系统后一定不是用来测量电容的,而是来测量其他物理量的,这个时候,你的微电容测量电路是很有意义的。我要的就是这个分辨力,电容的精度,管他呢。

我也做了一个电路,也能测量出微小的电容变化,但是没法测量微小的电容,这个对于我的测量仪表来讲就够了。

彭老师,建议你将微电容测量这个叫法改为电容微变化测量,其实电容微变化测量也不是人人都那么容易做到的,要求测得变化量稳定也是不容易的。

大家在争论前请大家先把精度,相对精度,绝对精度,分辨率,分辨力这些概念都定义清楚了我们再来争论吧。要不然想学习一下都变得很困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8
HWM| | 2010-9-13 0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WM 于 2010-9-13 09:28 编辑

其实一个式子能说明了的问题,就别搞得太复杂了。

Y = A + B

A是被测量,B是环境(掺杂着与被测量同性质的物理量),Y是观察量。

当 A >> B 成立时,在可接受的精度内,忽略B。自然就认为“看到了”A,既Y ≈ A。

当 A >> B 不成立时,麻烦来了。但不可怕,只要B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是稳定的或具备稳定可测的随机分布,那也没啥大不了的。但如果B是个幽灵般飘忽不定的东西,却无法控制的话,神仙也没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9
HWM| | 2010-9-13 09:48 | 只看该作者
一般微电容或其他类似的微小物理量的测量或检测,无论是独立对象的测量或作为系统传感的一部分,都必须要求在整个过程中,“环境”保持稳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0
wzf3151| | 2010-9-13 12:08 | 只看该作者
将“微电容测量”改为“电容微变化测量”,我们的议题就简单多了,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争论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1
HWM| | 2010-9-13 12:13 | 只看该作者
要测也不是不可,必须保证放入被测对象之前后,整个系统不变。系统根据放置样品前后的采样进行比较,给出净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2
ShinerLee| | 2010-9-13 22:0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学生在学校空闲时间很多,所以很多学生的视角要远比在公司待个一两年的人宽泛的多,即使技术不怎么好,但这个是事实。很多老工程师不敢承认,甚至。。。哎~~何必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3
lirui5528| | 2010-9-14 07:0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不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4
pjy| | 2010-9-14 19:2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俺哥!
很多物理量是通过其他物理量的测量,经过物理定律和数学换算而来的,如A=B,A=C, B一定=C道理一样。

否则太阳距地球的距离得用皮册量了。

1V,2V,4V,10V,电压,1M欧、1欧、10M欧电阻可用普通表测出,那么10M欧与1欧 ...
pengjianxue 发表于 2010-9-2 15:03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5
pengjianxue|  楼主 | 2010-9-15 06:44 | 只看该作者
方**和自然辨证法对科研是有帮助的。

不少朋友不理解此贴,我不强求,巴也。

彭建学  上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6
大碗拉面| | 2010-9-15 10:45 | 只看该作者
去知网搜了一下彭老师的论文
拜读一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7
yslf1985| | 2010-9-15 10:57 | 只看该作者
谈的都好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8
Schvian| | 2011-4-13 20:11 | 只看该作者
您好,彭老师,不知我昨天发给您的站内消息是否看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9
lijianming| | 2011-4-13 20:51 | 只看该作者
哎,有些东西是知道了,做了才能知道。否则的话,没人指点,一辈子可能都不明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出来时,还不是好多人误认为不对吗?现在明白的人也不多啊。专家说话,自由专家的道理。不然,公司的产品怎么卖的出呢,不早就关门回家了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0
lijianming| | 2011-4-13 20:52 | 只看该作者
技术说透了,大家都明白了,也就不值钱了。可口可乐的秘方不现在还没有解密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