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一个不会C语言的编程高手

[复制链接]
楼主: xmdongd8899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ayongge| | 2011-3-19 1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也曾玩过DEBUG来给一个应用系统增加功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Sin90Cos90| | 2011-3-19 19:48 | 只看该作者
偶 见过 用汇编  写的 ROST   才 发现 汇编 也很 强大

以前 上学的时候 汇编 没有好好的学 现在 在 补习!当同学在用汇编写 流水灯时 偶就用C写 那时候 感觉用C写的程序要比用汇编写的程序 高深!:L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123jj| | 2011-3-19 20:30 | 只看该作者
在Debug下使用x86宏汇编,那是俺N年前的事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李冬发| | 2011-3-19 21:08 | 只看该作者
吴晓军别说C,就是masm都用不来。
他的213汉字系统,全是用DEBUG写的。哈哈,他的变量可是跨程序的。非常有意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123jj| | 2011-3-20 05:52 | 只看该作者
吴晓军别说C,就是masm都用不来。
他的213汉字系统,全是用DEBUG写的。哈哈,他的变量可是跨程序的。非常有意思。
李冬发 发表于 2011-3-19 21:08


早期俺都是这样搞点,程序编的越长头越大,这是个没办法之法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赵崇伟| | 2011-3-20 10:54 | 只看该作者
3# chunyang

debug下最多只能算小汇编,宏汇编要用编译器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chunyang| | 2011-3-20 11: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不错。

在1980s中早期的国内,根本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应用程序编程手段,汇编几乎是唯一选择,其它的如Basic、Fortran等并不适合编制CCDOS之类的软件,PC平台还没有C语言可用,当时的C只能在小型机和中型机上使用,当时的PC处理能力远远不如现在随便一部手机,标准平台是4.77M主频的8088(数据总线只有8位),内存最大只有640K。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赵崇伟| | 2011-3-20 11:07 | 只看该作者
2# xmdongd8899

     最早的汇编语言需要2编扫描,功能简单。masm出现后才真正奠定了汇编语言的地位,有点像VC1.5一样。
     那时候用debug写一个汉字系统不算什么,我们也做过的,叫做ngccdos汉字系统,包括音形码输入法,后来汉字系统没落了,我还一直**把音形码输入法移植到win平台下,当然只有我一个人使用。再后来微软拼音输入法出来了,就彻底放弃了自己的输入法。
     记得当初我说可以实现直接写屏从而中英文兼容(因为所有同事中只有我懂硬件)被大家否定,结果后来出现了第一个直接写屏的汉字系统《中国龙》,严格来说wps才是第一个直接写屏的汉字系统。其实那个时候错失商业机会的很多,包括我曾做过全国最早的单色VGA显示器,后来打字复印社曾普遍配备。
     所以说技术不重要,技术再强没有商业头脑最终也是失败者。没必要羡慕。你技术做得再好没有平台支撑,最终会落花流水一文不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chunyang| | 2011-3-20 11:12 | 只看该作者
当时有合适商业头脑的人确实很罕见,那个年代实在太闭塞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dqyubsh| | 2011-3-20 11:13 | 只看该作者
早期长城0520内存是8086处理器、256K内存、10M硬盘、8寸显示器的,而且内置了汉字系统。瓷实的象一块大砖头。更早的PC机要5W多一台,国内组装的。

当年都是用DEBUG研究小球、**、64病毒,后来有了286,有了微软的宏汇编、C、TURBO C2.0。操作系统也大的爬不动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chunyang| | 2011-3-20 11: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记错了,8086并未用在PC系统中,最早的PC使用的CPU是8088,下来就是80286,而8086和80186都未用在PC平台上。8088平台的最小内存曾经出过64K的,最大也只有640K,10M硬盘在那个年代是高端配置,低端的只有两个360K软驱。8寸显示器也很少见,价格反而高,标配是12寸的字符终端,不能显示图片。不过,如果现在有谁保留了那个年头的PC,可是一笔财富啊,品相好、功能正常的话,拿去换台高端服务器轻松,不过真要有,还是存着吧,定期维护一下,越老越值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wwto898968| | 2011-3-20 11:50 | 只看该作者
[img][img][img][/img][/img][/im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wwto898968| | 2011-3-20 11:51 | 只看该作者
我学学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xmdongd8899|  楼主 | 2011-3-20 13:27 | 只看该作者
那时会编点小程序就算是开发人员,那年代资料高度匮乏,信息不通,很不规范,根本就没有软件工程思想,春阳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应算是前辈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xmdongd8899|  楼主 | 2011-3-20 13:28 | 只看该作者
31# chunyan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xmdongd8899|  楼主 | 2011-3-20 13:29 | 只看该作者
31# chunyang

这些宝贝都当废品处理了,白菜价,你不早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chunyang| | 2011-3-20 13: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如果大家都将老机器当宝贝,那么老机器就是垃圾,正是大家都将老机器当垃圾,剩下的才是宝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chunyang| | 2011-3-20 14:03 | 只看该作者
那时会编点小程序就算是开发人员,那年代资料高度匮乏,信息不通,很不规范,根本就没有软件工程思想,春阳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应算是前辈了
xmdongd8899 发表于 2011-3-20 13:27


那个年代确实普遍缺乏软件工程思想,个人写软件主要靠技巧,根本不讲究系统规范性,这方面和国外差的太远,大家都在炫耀技巧,只有真正的正规军比如中科院计算所、航空部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和一些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系内部等专业机构才有点那么个意思,因为他们要承担国家需要的大型软件工程项目,大项目不是一个人有能力对付的,容不得玩弄技巧。当Windows 3.0出现时,众多高手们开始醒悟了,我那时在震惊下知道凭个人的力量是根本做不出那样的系统的,转而才去关注结构性和规范性。待Win95面世后,软件业的个人英雄主义一时彻底消失了,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但此时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过去有了本质的不同,大家不再注重所谓的技术性,取而代之是业务性,古典时期的唯技术论至此永远成为一个过去式的传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赵崇伟| | 2011-3-20 14:28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当时流行的2种个人电脑:IBM-PC和APPLE,分别使用8088和6502作为cpu,NEC的V20因为主频高速度快而广受欢迎,仔细研究了8088和6502系统结构后,感觉8088寻址范围更宽,于是我选择了IBM-PC架构,制作(那时候还没有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个人电脑,没有想到这个选择成为了终身职业。那个时代,中国政府为个人电脑的选择是6502,也就是后来的中华学习机,商业化结果是一败涂地。
   我记得还维护过HP620小型机中国军队用来造火箭,那时候还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战略物资,后来还有IBM自己搞的封闭系统OS/2,以及苹果公司的MAC主要用于印刷行业,还有SGI的图形工作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是PC!
   这说明兼容的重要性,平台的重要性,易用性的重要性,大众化的重要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chunyang| | 2011-3-20 14:47 | 只看该作者
中华学习机是因为太宗的那句“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产业布局完成的时候,PC兼容机出现了,人算不如天算,一下子就被打的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当年我们学校有一台瑞士政府捐助的IBM4381中型机,带上百台终端,当时这个机型是巴统禁售的,最后瑞士政府指定只能用于高校并仅仅提供了教学级的软件才放行,当时整个中国只有两台,是国内最高级的计算机系统(公开是这么说,秘密走私的谁知藏在哪),但没有软件根本发挥不出作用,庞大的耗电量用起来得不偿失,学校另有一台DEC的VAX小型机,当时全市也仅有4台,但软件比较齐全,很多军工项目都是在VAX上做的。当年,上4381,只要机器开着,一定有空位,VAX则要排队,最后4381被报废拆除时,很多终端压根就没有开封,而且主要是彩色图形终端,就是开放的单色字符终端都是新新的。唉,当宝贝捂着,最后捂进了垃圾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