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我要提问
123
返回列表
打印

唉,这么简单的问题搞这么复杂来忽悠菜鸟……

[复制链接]
楼主: 刘前辈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41
一直在关注这个帖子,现在完全被忽悠了,先有程序,又有小车,再有os,又出来个邮箱什么的,
完全不知东西南北了
zxcscm 发表于 2011-9-1 09:07



呵呵! LS正解~~~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只要你认真,你就输了~~~

LZ喜欢忽悠,你就跟着他学着点忽悠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2
Cortex-M0| | 2011-9-1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GrayCode的原理, inc 与 dec 操作只改写一个byte
dengm 发表于 2011-9-1 09:26


dengm老师正解~~~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3
Cortex-M0| | 2011-9-2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rtex-M0 于 2011-9-2 07:54 编辑
……
有个问题前辈一直没好意思说:考虑到M0是在帮俺忙的时候出的忽悠:
    M0说中颖单片机可以代替Intel8052,在上面玩RTX51——FULL没问题。哈哈,你玩一个给我看看?如此有身份的人……

刘前辈 发表于 2011-8-31 13:05



以下回答纯技术讨论!

俺知道,刘前辈的意思是中颖51单片机没有外扩总线,RAM不够,没法玩转Intel8052的RTX51——FULL ,尽管中颖51单片机没有外扩总线,但是完全可以通过串行总线外扩RAM呀~~~

如显64K  ROM还不够,  以刘前辈这种水平的高手,完全可以玩两片或数片中颖51单片机并行处理,来个山寨级的多核51系统,速度又快性能又好,远比N年前的Intel早已停产的8052要强悍给力~~~

尽管俺N年没玩技术了,但几十年前还是略为玩过几回RTX51,了解点皮毛,当然,和刘前辈这种高手相比,差的太远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4
Cortex-M0| | 2011-9-2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刘前辈耐心解答。

尽管俺现在不玩技术,但N年前玩过,对Intel的8052硬件结构还是略知一二,8052的中断系统,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执行相关中断级指令后,不能立刻响应中断,需多执行一条指令,才能响应中断,这一特征被很多高手利用,如用在仿真器中,利用这一特征做单步运行,可简化外围硬件,但是,并不是说,单步运行一定要用此方法,事实上,用此方法做的单步运行,一般用用还行,但在调试低级中断过程中,经常失误,多走一步或几步,原因在于该特征对其他中断也有影响,引起失误,在调试高级中断时,直接杯具了,因为单拍中断和其他高级中断抢跑道,两者只能运行其中之一,不能用单拍中断控制其他高级中断,尽管人们后来想出很多方法来打补丁弥补,但先天不足的缺陷,不可能做的很完美。  
相反,不使用该特征做的单步运行,尽管硬件复杂,但单步运行绝对可靠,无论是中断外还是中断中,高级中断还是低级中断,运行暂停运用自如。

这一特征同样被用于RTX51_FULL系统中,简化编程,但不等于非要用该特征才能玩转RTOS 的调度器。
否则,后期的流水线结构MCU, 如ARM等,就玩不转RTOS 的调度器了?
电工们都知道,当然能玩,只不过实现方法不同而已~~~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highgear + 1
45
Cortex-M0| | 2011-9-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RTOS处理冲突的办法有两种。
第1种方法最简单:关中断。
共享数据访问完后,再开中断。
保证了原子操作。
像ucos类的RTOS基本都这样处理。

但有时关闭中断需执行较长时间,真如刘前辈所说的:“复杂10倍。”


因此,后来人们想出第2种方法
引出了“中断分层处理”这个方法。

不但加快了中数响应速度,实施过程中,并不需要增加多少代码量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6
Cortex-M0| | 2011-9-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dengm老师正解~~~

这一方法好,经典之作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7
Cortex-M0| | 2011-9-4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rtex-M0 于 2011-9-4 05:55 编辑

LS兄弟太有材啦,绝对是未来的诺贝尔得主!

说实话,刘前辈尽管精通Keil, 经常发明些“第一”,“填补空白”,但还没指望过拿诺贝尔奖, LS兄弟一定是红朝未来的希望,诺贝尔科技类得主第一人!

咱引用些21ic名人之言:

昨天下午收到快递送来的《感悟设计》,今天早上带到公司,走到半路下暴雨,虽然我保护的很好,但是还是淋湿了!
今天看了前三章。
感觉这这书就是扯淡的,用大篇篇幅在讲医学,而且讲完之后没有通过完整的连词将医学和电子设计衔接起来,也没有让人从医学自然而然的联想的电子设计。
我看书并不是想学单片机或者模拟电路,我是想看一下高手的思维,但是这本书把我没领上道。
不知大家对这本书有和印象?
还有,24页有个错误。
原式:Y = (R*1224)/1000 + (G*2404)/4096 + (B*467)/4096
应该改为:Y = (R*1224)/4096 + (G*2404)/4096 + (B*467)/4096...
alamo2009 发表于 2011-7-21 22:15


刘前辈回答:
前几天看到一篇**:一位大侠某一天拿起自己7年前扔在角落里的一本IT杂志,突然发现他想了5年没想通的问题,杂志上写的一清二楚。他由此感悟:

     一本书的内容,对它的读者感觉来说,不同层次的读者感觉是不一样的。写书的人,都是拎着一桶水的,他能给读者的,可能只有一杯水。对作者来说,他能拎的是多大的桶?对读者来说,自己的杯子有多大?——你需要装什么样的水。(如果你不需要,书写的再好你也没兴趣。)

     如果你的杯子正好需要《感悟》桶里的水,那么《感悟》就是好书。
     如果你的杯子比《感悟》的作者的桶还大,那读《感悟》就感觉尽是垃圾。——全由读者自己的水平层次决定。...
刘前辈 发表于 2011-7-22 19:02


---------------------------------- 可爱的分界线 -----------------------------------

LS有一遍贴子,很有意思,代表了21ic最高水平,原贴:
[侃单片机] 主题:为什么示波器一搭上,片子就发烫?
https://bbs.21ic.com/viewthread.php?tid=134747

其中论点把二姨家的机电全才,牛X的老X辩论的哑口无言,最后以老X道歉了事,感叹,老X真是技不如人啊~~~ :P

老x错了,这次真的错了。
首先,就是被6楼误导了,把他当成LZ说的了,
然后呢... 就是不该好心提醒下...

以后,老x不回新手贴得了
xwj 发表于 2009-9-26 00:08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