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我要提问
12
返回列表
打印

普及常识:如何测量器件(电路)的伏安特征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eyuge2| | 2020-8-10 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xukun977 发表于 2020-8-10 10:29
约束当然不唯一,但是必须有个前提条件:电路要稳定。不稳定,扫出来的不是真实曲线。

面对新闻发言人,记者感到深深的无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xukun977|  楼主 | 2020-8-10 11:20 | 只看该作者
eyuge2 发表于 2020-8-10 11:12
面对新闻发言人,记者感到深深的无奈。



新闻发言人也感觉到无奈,都不知道记者问的啥。









这么简答的东西,实在不想动手,让懂点数学的来看看斜率是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eyuge2| | 2020-8-10 11:53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20-8-10 11:20
新闻发言人也感觉到无奈,都不知道记者问的啥。

我们讨论是Z曲线的斜率。本来以为你只是无意中放了个小错,就不说了。还上证据了说自己没有错。
那就好好说说。下面的图都是截图与你发的帖子。
Vin Vout的位置标的很清楚,Vout,Vin直接的关系也写了,就是你说的外加约束。


你仿真的图,这两点的电压值标的很清楚。什么比例关系?


传输曲线图,A通道,B通道每格是5V,也很清楚。斜线部分,是什么斜率?


下面是你的证据。注意横坐标对应的信号变了,成了V3。
你是准备把V3当成做为Vin还是Vout?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xukun977|  楼主 | 2020-8-10 11:59 | 只看该作者
eyuge2 发表于 2020-8-10 11:53
我们讨论是Z曲线的斜率。本来以为你只是无意中放了个小错,就不说了。还上证据了说自己没有错。
那就好好 ...


俺服了。


三个电阻是相同的数值,仿真方便起见,直接交换了一下,居然就认不出来了。








下图中的V1,V2,V3,是不是可以随便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eyuge2| | 2020-8-10 12:20 | 只看该作者
不说了,再说要吵架了。搬砖去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xukun977|  楼主 | 2020-8-10 1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8-10 12:22 编辑
eyuge2 发表于 2020-8-10 11:53
我们讨论是Z曲线的斜率。本来以为你只是无意中放了个小错,就不说了。还上证据了说自己没有错。
那就好好 ...



把这段话,反复又读了好几遍,莫非是把施密特触发器的特性曲线,及其负载的特性曲线,把这两个曲线的斜率搞混了??认为两者要相同??????

















如果是这样,我上面举例子扯了好几天,是不是一点都没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xukun977|  楼主 | 2020-8-10 1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8-10 13:14 编辑

这样聊天好有意思,不管我说什么,他都说能看懂,而且是看懂了。

从他的【疑问】或者【提问】来看,实际上是根本没看懂。









我列这个约束式,从其推导过程可以看出,是假设上面那个辅助运放是工作于线性区的,根本没有约束施密特触发器中的运放也必须工作于线性区!!!









式子中虽然说的是Vo,Vi是标在施密特触发器上面的,但是约束条件和施密特触发器之间,一分钱也没有,只是借用一下节点的符号而已。







这样标示还能看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eyuge2| | 2020-8-10 13:52 | 只看该作者

2.1 https://bbs.21ic.com/icview-3002246-4-1.html的65楼,请你再好好仿真一下这个电路,“是在施密特触发器的传递特征曲线上,加个斜率为-1的直线”
看看斜率是不是-1。那个帖子中,我没有好意思说。现在看来你是从Vout=-Vin-u中得来斜率是-1的。



这一条是我错了。加个斜率为-1的直线,是指Vout=-Vin-u的斜率为-1。我理解成 施密特触发器传递特性曲线的斜率为-1。

施密特触发器传递特性曲线的斜率为-2。

这一点是我错了,抱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不想画板子| | 2020-8-10 15: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eyuge2| | 2020-8-11 10:43 | 只看该作者
https://ocw.mit.edu/courses/electrical-engineering-and-computer-science/6-002-circuits-and-electronics-spring-2007/video-lectures/6002_l21.pdfOp Amps Positive Feedback




这是mit的教材,提供另外一种方法作为参考。

不说大师的对错了,讨论过程中还是有收益的。
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什么是运放电路的静态特性
输入信号是低频信号 0.1Hz,或者是描点的直流信号,测出的特性是静态特性?

或者不包含动态元件的静态电路的特性 叫做静态特性

2. berkeley的教材,上面的加法器,客观上是给下面的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引入的负反馈。
大师的观点始终只是把加法器作为外接的一个负载来看,认为不影响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的传输特性。

施密特触发器是一个双端口网络。如果实际测量的时候,有一个负载(加法器)跨在两个端口之间。
然后做等效的时候,把负载去掉,会导致端口的电流流入流出不相等,这就不是双口网络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eyuge2 2020-8-11 13:15 回复TA
图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成立。可以看完整的视频。网易公开课上有。 
31
xukun977|  楼主 | 2020-8-11 11:20 | 只看该作者
eyuge2 发表于 2020-8-11 10:43
https://ocw.mit.edu/courses/electrical-engineering-and-computer-science/6-002-circuits-and-electroni ...



随便你看什么资料,只要你能信,就够了。


我说话,你信不信无所谓。




我说【正反馈】跟随器结构,在线性区,和真正的电压跟随器在线性区的特性曲线,是一样的:








本人原话截图:











就这么简单的常识,这个HWM居然就此话题,围追堵截了我7年多,发的帖子成把抓,起码有一二十个帖子来公**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lin0406| | 2020-8-11 17:01 | 只看该作者
来普及一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lin0406| | 2020-8-11 17:15 | 只看该作者
时刻学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