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该如何提高,大家给个建议,谢谢了

[复制链接]
楼主: legend_yuan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dan.lin| | 2012-2-13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发板我也心惊肉跳的。。还检查好多次。。还好基本上后来都没出啥问题,最好能有个互审。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china_tongxin| | 2012-2-13 14:52 | 只看该作者
建议还是LAYOUT,既然有2年的主板LAYOUT经验,去大公司做LAYOUT,工资也很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g47603690| | 2012-2-13 14:5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版通常都会有问题,很少有1版就做成功的。LZ 不必担心,即使有了丰富的经验,第一次投版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dqyubsh| | 2012-2-13 15:16 | 只看该作者
最好有人审图(原理图)。有分工的公司不应该缺少这个环节,不像人少单干,事无巨细都要自己管。每个审定的环节要签字,以便追溯。

有了原理图,自己确认一遍是不够的,我的经验至少要两三遍才能发图。这仅仅是确认安装位置、封装、基本流程、检查显而易见的设计错误,并不包括方案本身的纰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fanyincong| | 2012-2-13 15:5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学习 再学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peigang| | 2012-2-13 15:5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产品也不能保证一次就能成功
每次出板子时细心点
我有时候挺麻利
但是总画错
现在好多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hucady| | 2012-2-13 15:56 | 只看该作者
有个有经验的带下就更好了,不过一定要注意经常总结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ccmc| | 2012-2-13 16:38 | 只看该作者
身为电工,当然要为电工说话。
告诉你老板,硬件工程师就是靠烧钱成长起来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泰龙1234| | 2012-2-13 17:07 | 只看该作者
老员工容易在简单的地方犯错。。只要改了,还是好同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屋脊| | 2012-2-13 22:11 | 只看该作者
1)扩大知识面
2)多动手
3)有机会参与大系统设计,越来越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legend_yuan|  楼主 | 2012-2-13 22:2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很多时候我都是原理图检查的想吐再出图的,以前有个人带的,后来走了,都是自己检查。但是我觉得其实问题的根本是没有一个合理的研发流程,都是自己瞎鼓捣,总是有出问题的概率的。现在只能把软件的一些功能用充分了。我还是在想如何自己画自己审查原理图怎么样才能将错误的概率降到最低。只能以后检查更仔细些,总结前期犯下的错误,让类似的错误不再发生吧。
回icecut:好不容易脱离layout的苦海,坚决不会再跳回去了,呵呵,倒不是说layout怎么的,只是工资不高,而且过35以后还能做的实在太少。个人想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Chaos_zc| | 2012-2-13 23:35 | 只看该作者
有反思就会有进步,顶一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riverpeak| | 2012-2-14 01:13 | 只看该作者
32# legend_yuan

唉,去年帮朋友找干PCB的,10K都招不到人,要求也不怎么高。
——————————————————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干PCB也不至于像你们说的那么差劲吧,算了不说了,下班了,这边人们还不走,还没倒过时差,困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xuyaqi| | 2012-2-14 09:14 | 只看该作者
要养成习惯,每放一个元件上去要在脑子里想一下它的工作过程。要有互审过程,因为人有思维定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zjp8683463| | 2012-2-14 12:21 | 只看该作者
PCB不能做一辈子。原理图能做一辈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zwm2011| | 2012-2-14 14:33 | 只看该作者
犯错误很正常,但是犯错误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补救措施。很多小公司或不是很有规范化的公司都缺少排错流程,这样的低级错误,只有靠自己改了,多学,多练,千万别怕挨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owen1018| | 2012-2-14 19:45 | 只看该作者
水平问题,硬件真的需要人带,因为没经验不行,我现在也是学生,但我感觉你不够仔细,有些错误软件编译会查出来,还有模拟部分也可以仿真仿真。纹波加电容,去干扰的最好方法是隔离,现在不光数字信号可以隔离,模拟信号也可以通过线性光耦隔离,或者AD转换隔离。硬件最难得地方就是产品的可靠性吧,电磁兼容,各种防护措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legend_yuan|  楼主 | 2012-2-14 20:35 | 只看该作者
37# zjp8683463
是啊,但是做的时间比layout应该长些,呵呵,真不知道以后该干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legend_yuan|  楼主 | 2012-2-14 20:39 | 只看该作者
39# owen1018
呵呵,这个,理论上是这样的,等实际做产品理论只能起一个指导作用。就想我现在EMI的理论挺丰富,信号完整性也看了不少,其实没有实际操作,没有一个完备的流程,这些理论起到的作用真的很少。只是在偶尔想到的时候会用到一些。纯属个人想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legend_yuan|  楼主 | 2012-2-14 20:45 | 只看该作者
36# xuyaqi
呵呵,思维定势,真的需要去克服,谢谢你的提醒,有什么经验介绍下。很多芯片的spec上都有讲解和参考设计,只是我们往往在看spec的时候都是以自身的理解和经验为基础,曲解了spec的意思。
感觉现在能做的真的只是小心小心再小心,总结自己和前人经验,大家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一起交流分享下啊。呵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