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跑堂邀您来浅谈:国产芯片路漫漫之我见!

[复制链接]
楼主: 21小跑堂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101
hxfxt| | 2014-5-31 1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我只能说国产的芯片还有一段很长很艰辛的路要走呢,因为本身起步比较晚,而一些东西总是先入为主呢,如果想打破这个平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呢。需要国人的不断支持和厂商大力度的推广,明摆着的事实是一个刚起步的厂商绝对是入不敷出的呢,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和知识的积累有点类似呢,这也导致了很多厂商面对这样的境遇只能绕行呢!同样的投入另一门行业的收入回报高,回报好。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去选择一个风险高的,前期基本上无收益,后期也不一定能赚的行业来投资呢!让你去你愿意吗?这样的风投相信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呢!最近房地产不是很热么,为什么不投这个呢!当然这也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可是呢,经验告诉我们就算是国家再大力度的扶持也不一定会起到明显的效果,因为绝大多数人会从中套取国家的钱然后放到自己的腰包,这就是现状。另外芯片行业本身投资就比较大,不是一般的人一般的小公司所能担当的起的呢,总之前面的路凶险万分。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肯定会受到这方面越来越多的抑制呢,国家会越来越重视这方面得发展的呢,到时候无论是个人还是厂商都会抓住这个机遇,无论成败如何,肯定会前仆后继的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肯定会迈出新的一步呢。就目前中国情况来看一部分厂商正在崛起,期待着他们的成就。。。盼望着。。。盼望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2
anvy178| | 2014-5-31 1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vy178 于 2014-5-31 14:08 编辑

据说很牛的 什么龙芯 也是造假的?  中国资本家这个只知道挣钱,完全没有长远的目光,不懂得发展自己技术。当然,这个也跟国家政策有一定联系的。
  你看现在什么瑞芯微啊 ,全智啊 走的都是低端路线(不过按低端来说 质量也还行)。国内基本都是靠拼价格,价格不低,就没有生存空间,完全被外来芯代替。好像有些厂家的连什么文档都不公开,这是为啥啊。。。? 社会环境造成的。 拼价格拼不了了 ,就开始以次充好,这个也是劣根。造成质量越来越不行,到最后没人要。你再便宜又啥用,不耐用,还不够烦的钱。为什么就不想想,竞争出现了,哥我不能提供质量来赢得竞争吗?(可能水平有问题)。
  你看国内就没有出工业芯的 ,眼睛就只是盯着这个消费品市场了。能不头破血流吗?亲。
  现在国内芯,别看新闻吹得多牛,其实还基本是保持原来那水平。用的都是别人旧玩意,不懂得改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dl_shuang 2014-6-9 23:11 回复TA
你问问做工业品的有几个用国产芯片的? 不做消费品更没前途。 
103
sign2012| | 2014-5-31 14:13 | 只看该作者
占个座位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4
惠泽| | 2014-5-31 21:0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国产芯片早日形成产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5
zyj9490| | 2014-5-31 21:51 | 只看该作者
hxfxt 发表于 2014-5-31 10:55
我只能说国产的芯片还有一段很长很艰辛的路要走呢,因为本身起步比较晚,而一些东西总是先入为主呢,如果想 ...

从一个行业跑到全新的行业资本不是问题,关键是市埸环境的建设,如苹果从PC业转到手机通信业,能成功,一,不差钱,二,能招到合适的人,三,完全的知识保护体糸.相信未来肯定能赚钱,总之,有一个可预期的期待,国内有吗?中国有钱人多的是,愁的是没有合适的项目,没有投资标的.没有可预期的目标,因此,中国资本尽做的是短平快的项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6
ddllxxrr| | 2014-6-1 07:04 | 只看该作者
评心而论,8位单片机其实在大多方面就够用。如STC在容量和速度方面都可以。听说STC已经是全球最大的8位单片机供应商。而现在的市场是总是往32发展。而国产的GD32我看也可以。但价格没有显得出什么优势。总是跟在STM32后边跑,没有什么特色。

但总体上说,隨着时间的推移。国产的MCU将来会占领市场的。这也是我希望的。就锡当年的诺基亚,以一个手机打破我国国门。过了许多年让我国的山寨给打黄了。

但这是个漫长的路。不信等着瞧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7
kation122| | 2014-6-1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ation122 于 2014-6-1 11:01 编辑

很多大侠回帖从MCU 投资者、MCU 目前大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国产MCU 的现状和期许。我从一个MCU 使用者的角度发表一下对国产MCU 的看法:

1、“情怀”-----做为中国人,身为一个中国电子工程师,我想我们多少对我们国产器件还一定“情怀”的,
至少我是这样的,当一个国产MCU的功能 和 国外品牌相差无几、价格不比进口的贵,我几乎都选择国产MCU,
国产电子行业的发展,匹夫有责啊。可惜我发现目前国产的MCU 价格都很贵,国产MCU 的投资者都追求高毛利,
比如进口的STM8S003F3  8K flash 1K ram ,淘宝或者去华强北 样品价格1.2元,这几年一直在寻找可以替代之的国产MCU ,
询价国产某尔、某颖、某STC品牌的,批量价格(10KPCS)都在1.8元以上,天啊,难道要支持国产的MCU,
我们MCU 使用者就得多付出真金白银吗。这就是“情怀”的代价?
---------------------------------------------------------------------------------------------------------------------------------------------------------------
2、“趋势”----目前我用国产的MCU ,只是在1K ROM 、2K ROM 这些153 体系有价格优势,这些U 一般是3毛钱左右,
根据自己的了解视乎国产U 也只在这个价位的出货量不错,但是事物总是在发展的,目前的消费电子、小家电市场,
终端客户都要求更好的客户体验、有更多的功能。所以小家电的MCU 选择也慢慢的会向性能更强的32位MCU 发展,
当然32位的M0 应该一个非常好的选择,M0价格便宜、性能相对提升很多,所以我觉得国产高性价比的M0,
未来应该有很大的市场。国内做cortex M3 、M0 的,GD 应该目前比较知名的厂商了,可惜GD 目前没有推出高性价比M0的意愿。
紫芯的M0,了解到一款32K flash   4K ram似乎可以做到2.5元的价格,很不错的价格,对国产MCU 、放低毛利去推广肯定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办法。
---------------------------------------------------------------------------------------------------------------------------------------------------------------

3、“建议”----我建议国产MCU 可以试着电商直销,直销肯定是未来的大趋势,直销节省人力、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成本给消费者省钱.... 。 比如样板厂JLC,为什么会火爆到每天得限制接单。小米手机为什么能火到大家都得抢。
他们共同特点就是直接网销、减少人力投入、明码标价、价格透明实惠。为什么超市价格贵死,但是菜农确总是亏本呢,
就是中间商太黑了,很MCU 厂家老思想就是纵向垄断价格、把高毛利给代理商,这样代理商就会使尽浑身解数去给推广,
这样造就MCU 到使用者手中已经层层加了钱,如果厂商能直接网络销售、去掉代理、
明码标价(阶梯价格,类似1K-10K 一个价格,10K -100K 一个价格)、客户可以直接网上下单。
这样单价低、明码标价、客户购买方便、厂商节省人力。
---------------------------------------------------------------------------------------------------------------------------------------------------------------
4、以上个人拙见,如有不妥请见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8
gxliu08| | 2014-6-1 15:12 | 只看该作者
国产器件也未必要自己的核吧,关键稳定性。为了国产而国产,会死的很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9
itelectron| | 2014-6-1 18:44 | 只看该作者
16位+32位    指令不要那么多 和51看齐,可以加上 协处理器来实现硬件数**算 目标中低端 就OK了  现在的 MCU 指令集 说是精简指令,感觉 和复杂指令集  差不多 复杂   入门容易  可以给  中学  高中 生 作为  辅助教材 选修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0
itelectron| | 2014-6-1 19:45 | 只看该作者
转 关于  龙芯


转帖关于龙芯争论的总结--回应四脚乱蹦外行老妖道的指责
原创关于龙芯争论的总结--回应四脚乱蹦外行老妖道的指责
来源:我的中国网
作者机械化神经元
昨天看变形金刚2去了,原本实在是懒的花时间来科普老道这外行,其实自己先摆正心态,在网上好好搜搜都有。无奈他就知道一味的攻击我,看来不写点东西是过不去了。
既然你的贴里提到君正,那我先来说说她。
君正是不错的一个公司,06年回国的时候去看过。公司在北京城铁10号线西二旗站,刘姓创始人是科学院的博士,从前在北美日立半导体公司中国设计中心工作。当时这家公司有很大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叫李德雷的人在北京办的一个民营企业,李本人在美国日立工作。他匡来自己老板到中国来投资,但把资投到自己的公司了,所以李的公司的项目资金全从日立来,但企业的所有权却不归日立。所以当时就是顶了块日立的牌子的接日立的外包项目。日立外包出来的都是核心项目。当时有好几个项目,其中之一是SH5-DSP,也就是日立的下一代处理器设计。而刘在里面负责编译器的研制,很得李德雷的赏识。后来日立认识到公司的问题,和这个公司切断了联系。公司在京城已算是小有名气,得到很多的支持。倪光南是一个,倪帮助李找来了风投,成立了新公司。新公司刚开始叫中芯sinocore,仍然是原班人马,原先的办公地点。后来改名叫方舟科技,刘是总经理,李是董事长。刘把原先做SH5的人都遣散了,换上自己作编译器的人马作IC设计。刘是个技术狂,他认为软硬件技术都是相通的。这没错。我曾问他想不想要我从国外推荐的人,他婉言谢绝。因为他认为没什么技术是不能学到的,花大钱请国外的人是浪费。他跟我说,处理器的后端设计包括版图,placeandroute都是他们自己培训人作的。我对他的观点十分认同和赞赏。后来的事情大概大家都知道,李德雷做出来方舟处理器拿了很多国家的钱却改主意了。改去作小灵通,因为李认为CPU在中国赚不到钱。李和倪和刘就此掰了,因为后两者是技术型的,不做核心技术是不能容忍的。刘离开方舟后,拉了几个方舟的技术骨干,找了笔钱做起了君正。06年我到其公司参观,总共也就20来个人。刘是头,很忙,给我演示了一下他们的产品。他们做了个类似PDA的东西,上面已经十分顺畅的跑起LINUX了,印象深刻。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处理器方面的技术书籍。他告诉我他们用的MIPS指令集,当我问起专利时,他笑笑说专利20年,MIPS已经到期了(我想他指的不包括MIPS的后来几条指令的专利)。我又问了一个我一直好奇的问题,IC设计的EDA软件都十分昂贵,你们怎么用的?
后来,我曾跟我一个在一家媒体做主编的朋友淡起这家还小的公司。这位主编和倪光南也很熟悉,希望能采访刘。我跟刘联系了下,刘表示他愿意和主编建立私人关系,但目前公司还不愿意在媒体上暴光,所以就不参访了。
君正的MIPSCPU的市场目标是嵌入式,这和龙芯不一样。龙芯是国内目前唯一推出台式机正面同微软英特儿较量的。当然不是一个量级的。但精神可嘉。如果因为龙芯购买了MIPS的兼容授权就否定龙芯的意义是不妥当的。如果君正想开拓海外市场,想在自己的芯片上打上MIPS兼容的LABEL,那么很有可能君正也要购买MIPS的结构专利。这点在胡的**里讲的很清楚了。是不是自己的技术要看买的是什么东西,如果买的是MIPS的软核硬核,那完全就是别人的东西了。但龙芯是自己开发的RTL做的后端设计,也就是说,龙芯自己销售自己研发的软核硬核。
附带说明一下啥叫软核,软核就是经过逻辑验证的RTL代码。数字硬件设计和软件类似,都用编程语言编写出来的,不过硬件多用VERILOG,VHDL。特点是语言本身是并发性的,对软件工程师来说写硬件代码这是一个要转换的思维,因为软件语言多是顺序串行的。刘是作编译器的,他们居然用C来写硬件设计,因为他们自己开发了一个工具把C转换成VERILOG。RTL经过验证后就可以当软核卖了,可用于FPGA验证,如果你的产品就想用FPGA那么也就妥了。但更多的是要流片的。RTL仅是芯片的逻辑描述,流片是要形成真正可工作的晶体管电路。那就要作后端的设计(逻辑综合,布线布局,等),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我目前的东家是美国乃至全球半导体业界数得上的,我们这个部门专门有两个组,一个是前端设计,另一个是专门的后端设计组。经过逻辑综合后的东西就算是硬核了。对于一个CPU设计来说前端后端都很重要。RTL的设计决定大的架构和算法。算法的优化往往更具决定性尤其对CPU这样的高度复杂的东西。而后端的物理设计要面对的问题却是更难以把握的需要更多的经验。比如说时钟树的生成和布局,如果时钟信号到达不同电路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就会出错。而为了达到最高的性能,又不能把时钟信号的要求放的过宽。这仅是一个后端设计要考虑的问题例子而已。这也就是为啥,很多人听说国内的CPU设计用FPGA就马上跳出来大加嘲笑的原因。因为FPGA需要的仅是软核,完全没有后端的物理设计。但你别忘了,就算是INTEL做CPU也要经过FPGA验证这一步啊,先验证逻辑是对的然后再做后端的物理设计。饭总要一口一口吃的。再说RTL软核也是可以卖钱的,比如我们公司买ARM的软核,后端全部是自己做的,也不用流片厂提供的标准库。
龙芯是走了RTL设计到物理定制的整个过程的。龙芯1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同时代的汉芯,北大众志,方舟,不是被证明为骗局,要不就夭折,要不就悄无声息了。后来又出来的君正等等,应该算是后起之秀。龙芯2对于1来说就是一个飞跃,业界先进的CPU设计技术被利用上了。4发射,指令动态调度执行,对于INTELCPU来说这也是到PIII才应用上的。而龙芯2是龙芯的第2代产品而已。当然,我不是说INTEL不行,只是后来者也有后来者的优势。可以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虽然这些技术并非龙芯首创,都是有很多论文和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技术,但龙芯之前我们没有,龙芯把它给实现了。我们应该看到龙芯从技术上追赶的是很快的。我的意思是说虽然不是首创,但赶上了,这就是成就。再说后端的物理设计,龙芯2实现了手工布局,手工标准单元库的优化,为了降低延迟,龙芯2在关键路径(延迟最长的电路路径)实现了手工优化,并利用了clockskew技术实现clockborrow(把下一级流水的时钟延迟借用到上一级来节省时间)。参考[计算机研究于发展,ISSN1000-1239/CN 11-1777/TP 龙芯2号处理器设计和性能分析]龙芯2号完成了综合,布线布局,单元库优化和芯片版图设计,从RTL逻辑验证成功到流片成功并达到性能要求是很大的一步。为了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一个芯片完成物理设计后是什么样子,这有一张芯片版图,是我小组VLSI课上因最低功耗而获得全班第一课程设计。这是一个具有8位加法和移位功能,工作在90MHz的算术运算单元。
  
版图就是一个芯片在硅片上真正的样子,获得版图后就可以拿到流片厂去流片了。当然不是说流完片就万事大吉了,片子回来后要用芯片中设计时内建的扫描链进行大规模的测试,有时候发现问题还要定位出问题的门电路,然后把片子切开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究竟是设计问题还是流片厂的工艺问题。我们公司有专门一组人干这个的。在芯片设计中这叫DFT(DESIGNFORTESTING)。而DFT的专利是购买另一家美国公司的。所以说在芯片行业购买他人专利用于自己的产品是在是太常见了,不是说一买他人的专利自己的产品就不是自主开发了。只有爱起哄的外行才这么去理解。
上面说了龙芯的设计,再略讲一下指令集的事情。一个CPU的指令集不过是CPU的对外借口,兼容别人的指令集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用户群,但处理器本身还要自己设计制造才行(除非你也买了别人的软硬核)。打个比喻,你写一本剧本,你是用汉语还是英语,并不影响剧本情节本身,你要演出这部剧还是要写剧本请演员,导演花时间排练出来,然后只不过你是面对英语观众还是汉语观众来表演而已。CPU的指令集是一个道理。同样的一套指令集,你技术不好实现出来的运行特慢还错误百出功耗特大,但其他人实现的就更优化,更省电,更快。这就是技术!包括INTEL从PII/III开始其CPU内核也变成一个RISC核心了。外部的X86指令是首先被转换成内部的一条或多条RISC指令然后才被译码,调度执行的。AMD从K6开始也是如此。曾名震一时的美国全美达公司走的是另一条路子,他把X86指令用CPU内部的微程序进行翻译后执行(我没看出来这和386有啥思想上的区别)。关于指令集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如果再不理解并拿出来说事只能是胡搅蛮缠要不就是智商太低。
关于龙芯的设计基本上讲的差不多了,再加一句关于未来发展的话。INTEL发展到P4,之后的发展也是要朝多核化发展了。单核中能应用的提高性能的技术用的差不多了,比如多发射,超标量流水线,指令分支预测等。可提高的地方不大,并且一味的设计更复杂的单核,会引起功率密度过高的问题。因为单核过于复杂造成晶体管太多消耗太多的功率,但又希望DIE(硅片)的面积小,这将必然提高功率密度(powerdensity)。所以今后看来多核处理器是个趋势,也就是相对简单的单核,但一个DIE上集成更多的单核,那么总功率就是单核的线性关系,比复杂大单核要可控制的多。龙芯2已经在性能上赶上PIII和低端的P4(下面会讨论性能)。龙芯3将要作多核的处理器,INTEL也在这样做。从这一点看,龙芯其实在技术上距离INTEL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了。这是值得欣慰的。当然市场上还差的很多。另外讲一句,其他几个国内的CPU设计公司(据我所知)多是针对嵌入式处理器,技术上比通用处理器还是差的比较远。我们公司当初选处理器的时候就考察过5,6个嵌入式处理器。做嵌入式处理器在国际上也是有很多公司的。比如我们公司使用的ARM7和ARMCM3,我看过其RTL源代码。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没啥多发射,指令调度之类的。但这当然不妨碍我们的产品几亿美元的赚钱,因为不同的技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龙芯应该是国内唯一在通用处理器中奋斗的,其他几家的技术不太了解。如果我的猜测是正确的话(其他几家是仅做嵌入式),那么拿那几家同龙芯比不太合适。龙芯有做嵌入式应用的,更有桌面PC和服务器的应用,还计划用到高性能计算机上,这些奠定了龙芯的特殊意义,也是其最大的挑战。
接下来说说龙芯的性能,这些数据网上到处都是。做个比较吧,比较的时候力争做到主频,工艺接近的比较。性能比较主要参考SPECCPU2000,这是通用测试程序,涵盖了各种计算,绘图,文字处理,EDA仿真应用,多媒体播放等。然后加上功耗比较,这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高性能计算方面,一台超级计算用成千上万的CPU,功耗绝对是个问题。
先看一下下面这段话:
“龙芯2号采用180nm的CMOS工艺制造,片上集成了1350万个晶体管,硅片面积6.2毫米×6.7毫米,最高频率为500MHz,功耗为3-5瓦。龙芯2号实现了先进的四发射超标量超流水结构,片内一级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各64KB,片外二级高速缓存最多可达8MB。龙芯2号的SPECCPU2000标准测试程序的实测性能是龙芯1号的8-10倍,是1.3GHz的威盛处理器的2倍,已达到相当于Pentium3的水平。基于龙芯2号的Linux-PC系统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桌面应用。
龙芯2E是一款实现64位MIPSⅢ指令集的通用RISC处理器,采用90nm的CMOS工艺,布线层为七层铜金属,芯片晶体管数目为4700万,芯片面积6.8mm×5.2mm,最高工作频率为1GHz,典型工作频率为800MHz,实测功耗5-7瓦。龙芯2E具有片上128KB一级缓存、512KB二级缓存,单精度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80亿次/秒,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为40亿次/秒,在1GHz主频下SPECCPU2000的实测分值达到500分,综合性能已经达到高端PentiumⅢ以及中低端Pentium4处理器的水平。”
http://www.loongson.com.cn/longx ... oard&boardid=15
这是龙芯官方网站的发布,注意0.18微米,500MHz,3-5瓦,但没明确说SPECCPU2000的分值,第二段是0.09微米,1GHZ,5-7瓦,SPECCPU2000是500分。
下面是其他的CPU的数据:
”一般来说,现在较流行的四发射的主流RISC处理器象Alpha21264、MIPSR12000、IBMPowerIII等在400MHz到500MHz的情况下SPECCPU2000的分值可以达到300分左右,而PentiumIII在800MHz时SPECCPU2000的浮点分值才200多分。“
http://www.loongson.cn/loongson/article/2007/0909/article_76.html
我又去spec.org找到INTELPIII/4的测试结果,如下图:
  
http://www.spec.org/cgi-bin/osgresults
从图中可见,PIII的几款主频上GHz的CPU分值都在500以下,P4的高一些。我们再看一下功耗。INTELPIIITAPEOUT的比较早,较少用90纳米工艺流片的。那么我们就比较180纳米龙芯2和180纳米PIII的功耗。下图是从INTEL网上的截图,PIII180纳米,500MHZ功耗为13.2瓦。
http://ark.intel.com/Product.asp ... mp;spec-codes=SL3Q9,SL3R2,SL446,SL45R]
  
CPU的省电与否,如果你仅是家庭用户来上网炒股票是体会不出来的。像我这样24小时开机的就会有点不一样了。这AMDCPU风扇吹起来就会积累不少尘土,长时间的积累会导致主板的电气特性改变,短路等等。我的华硕主板基本上2年得洗一回,否则LINUX频繁死机,检查内存发现大量数据读写错。擦一边就好用个2年。如果是公司用户,大量的服务器罗起来,那噪音没法呆。我从前的东家有几台大型的集成电路仿真设备,半人多高的一个个长方体,在实验室里两台运行起来,我进去以为到了纺织厂。必须带耳罩,跟别人说话得喊。全是机器的风扇噪音,吹出来的热风扑面而来,时间长了一定得病。后来搬家了,到另一实验室,公司专门打了个隔音墙有一尺厚,里面塞满了隔音材料。墙对面放了三台机器,在墙上挖个洞把电缆拉出来。这样环境好多了,当然成本自然会上去的。如果拿龙芯做服务器集群,对公司用户来说从各方面来讲都能节省不少银子。
通过这样的比较,龙芯的性能和功耗基本上有个大概的谱。首先是适合一定的商用需求,我本人仍然在用AMD1.8GHZ的台式机,不玩游戏基本够用。INTELP4是2000年出来的,如果说龙芯2和低端P4相当,龙芯2是2005年面世的,那么仅仅从CPU计算性能上讲落后5,6年。我认为这是个成就了,适当的宣传一下没什么不好。全美达当初不也宣传的很火嘛。至于说宣传方式的不同,你不喜欢是你的事,有人喜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龙芯首创了防堆栈代码执行的技术并获得专利。网络安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软件中的缓冲区溢出问题。就是说一个函数不检查输入缓冲区的长度,使劲拷贝输入的数据。那么黑客可以将恶意代码扮作输入数据交给软件函数,此函数将超长的数据拷贝到自己的堆栈段,结果将返回地址给冲掉了。而储存在原先返回地址的值变成了黑客故意设计的返回值,但不返回到正常调用程序而返回到自己的恶意代码中。如果这个软件是个带SUID的程序,黑客的恶意代码就可以SPAWN出一个ROOTSHELL。那么黑客就获得了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很多黑客就是成天读各种程序的源代码来找这样的”粗心“函数然后加以利用。龙芯的专利在于,他在CPU级别判断代码是否在堆栈区执行,如果是那么就拒绝执行。这样,这一大类的系统漏洞就不能被黑客所利用,提高了系统安全。这在其他CPU中还真没见到应用的。
本来是懒得码那么字,被逼无奈,但相信问题已经讲清楚了,欢迎拍砖。另外,顺便说一下,俺不是做半导体的,我的专业是无线通讯,只是无线通讯跟半导体根本就分不开。总结一下,我还是那句话,我并不觉得CPU是啥尖端超难技术,不比航空发动机和大飞机,如果说半导体,我到觉得射频集成电路的设计和模数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更加具有挑战性。但CPU确实是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产品商品,龙芯确实是自主开发并做到了满足一定商业应用的水平,龙芯确实是填补了我国没有通用处理器的空白,而对于龙芯购买MIPS结构授权的指责确实是外行扯谈,而用其他的嵌入式处理器同龙芯比较来贬低龙芯的技术是不妥当的,因为典型的通用处理器和典型的嵌入式处理器的复杂度是不一样的。记得君正的刘还在方舟时我跟他通过电话,他在电话里说,”做个PENTIUM出来不太容易,但作个嵌入式处理器是小意思“。呵呵,这话说的没错,全篇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1
itelectron| | 2014-6-1 20:2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龙芯 要普及 可以 集成 一个 协处理器 把 X86指令用 协处理器 进行翻译后执行  如软件中的 虚拟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zyj9490 2014-6-1 23:46 回复TA
性能下降,成本上升,还能跟低端的CPU比拼吗?龙蕊只能用在特别行业上,国安,,,, 
112
zyj9490| | 2014-6-1 23:43 | 只看该作者
先从低端做好,慢慢往上攻,也是个办法,毕竟先要生存下去要紧,应用端也不是SB,质量性能价格物流比拼下,国产MCU能有的话尽量用国产的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3
gxliu08| | 2014-6-2 10:4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讨厌不把精力放在做好产品上,动不动就把国家民族挂嘴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4
lihongqiang| | 2014-6-2 16:4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了这么多关于MCU的问题,初出茅庐的我也奉上一些关于国产FPGA的那些事;
京微雅格(CME)是除美国外世界上唯一自主研发成功FPGA产品的公司
“首创研发并已开始产业化的集FPGA/CPU/RAM/ASIC/Flash为一体的具有“可定制可重构可编程”特点的功能高性能低成本可配置应用平台(CAP)在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多种行业的“万能芯片”,代表着得益于先进半导体工艺制程技术的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趋势。”
以前公司一直是CME的客户,前面的几代产品不提也罢,性能实在不怎样。但到了CME-M5这一代,可以说得上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了,primace开发环境长足的改进,FPGA速度已达200MHz,相当于spartan3A和cycloneIII左右的性能,而且内置高性能的8051硬核+128KB SRAM + 512KB FLASH +AES加密模块 + DSP + 32个5Kbit EMB等

其产品的名称也很符合中国的 元素:山(M)系列,河(R)系列,云(C)系列,星(P)系列。
其中CME-HR(黄河)系列FPGA产品:
  • 低功耗,高性价比FPGA
  • 40nm UMC低功耗工艺
  • 768到15360个4输入查找表(LUT),采用先进的逻辑结构,精确映射设计
  • 128位AES配置文件密钥及用户自定义安全ID
  • 内嵌可配置存储器,PLL及片上晶振
  • 用户可配置IO,最多可提供80对LVDS IO
  • 多种小封装可选,最小支持1.5mmx1.5mm封装虽然相比Altera 的现在14nm 的工艺和技术 以及xilinx 的20nm 等可嵌入硬核ARM的ZYNQ系列还相距很远,但是对于国产自主的FPGA芯片,,我们还是必须顶起的,希望将来能用上国产的FPGA芯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5
gxliu08| | 2014-6-2 20:2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看人慷慨激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6
中华2001| | 2014-6-2 21:13 | 只看该作者
刘骁奖 发表于 2014-5-26 18:51
背景资料篇:(来源于万能的杜娘)
1.中科院院士、材料学专家邹世昌的一句话“中国集成电路芯片进口超过石 ...

支持国产,我们的**不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所以必须要有自己的高技术产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7
gxliu08| | 2014-6-3 08:57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国产器件厂商也争气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8
xiaochao93| | 2014-6-3 16:18 | 只看该作者
开开眼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9
逍遥派掌门| | 2014-6-4 18: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国产MCU在设计上与国外相比,并不差很多(同等级别的)。
比如,STC的设计,个人感觉远超ATMEL的51系列,估计国内已经没有什么人使用AT89系列的了。
还有GD32,也是我们期待的,唯一担心的是有授权的问题。
====================================================================================
国产MCU最大的问题应该是:
1、加工设备
   国产的加工设备精度太差了,根本无法加工好的MCU,这是机械行业落后导致的,硬伤。
2、对待自己产品的态度
   这点应该学习外国人,要一丝不苟,就得象机器人一样,按部就班;
   耍小聪明的短平快,到头来还是害自己。
====================================================================================
   有能替代国外的国产货,就应该毫不犹豫支持国产的,中国人的钱不能老给外国人赚去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0
陌路绝途| | 2014-6-4 20:09 | 只看该作者
     国产“芯片”,会有消费者买账吗?,当年的“汉芯事件”余音尚存,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号称发明了“汉芯一号”,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那时候,中国亟待在**科技领域有所突破, 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国外目前的intel,IBM,微软,EMC已形成了自己的产业利益闭环,现在是国内IT产业需要选择的时候了,稳定性还是有问题,不过做云计算节点没有问题,google的服务器也很差,单节点不稳定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汉芯事件”反映出我国科技体制中的弊病,这种弊病要求有关部门去真正反思和挖掘弊病产生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国产CPU从一开始,就在一片质疑声中缓慢前行。龙芯3A四核笔记本的上市,估计也难逃这一**”。
    有人肯定会说国产芯片为什么不从移动终端做起?既然是低功耗的产品,那就应该用到移动产品中去,从低做起,打好基础。对于国产CPU相关企业来说,发力智能移动终端市场或许是挽回尊严的最后机会。中国人有没有开发CPU的基因,这也许是最后的证明机会。
    在PC芯片领域,英特尔的X86架构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而在移动芯片市场,ARM的架构也占据了超过80%的份额,无论是苹果、三星、HTC,还是被视为“山寨”大厂的联发科,都在使用这种架构。
国产芯片的普遍现状:
1.无自己的内核。这个是中国核芯技术最需要的地方,哪怕只是51核也好,不知道STC是不是自己的,ARM核是大家都没有,但人家大厂商哪家都是有相应的自己的核的,中国的厂商这块还差很多啊。我们电子行业的人才与大神们都要发力啊。。。。
2.品质需要有更好的保证。国产IC很多比如写着-20~65度,但一般这就是极限值了,而国外的IC如果写这个值,哪是一定能达到的,这里只是简单举一个例子,但相应的参数有很多写得都是极限值,而在极限值工作,常常就会出现总是。。。。
3.推广手段。以前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现在感觉还不错,现在感觉国产的MCU制造商推广做的还不错,开发出的一些开发板与评估板都会在论坛或者在线研讨会上活动送板子,线下也举办了很多的面对面的研讨会,这些活动都能够让人更号的了解新产品,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芯片公司的进步。。。
4.放低姿态。中国很多的行业也好,姿态都很高,比如,我有一个问题去找相应的FAE去问了 一下,人家就好像很牛一样的在和你说,甚至又话语中明显就感觉到很是不屑,这会让人感觉很不爽,最后不用就是了。
5.尽量多的成熟方案备选。国产IC想要走的远,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很多成熟方案,让客户拿来就能用,或简单改动一下就能用,更可以先把IC看准一个行业猛推。

个人感觉国产芯片的发展之路....
  1.:国产MCU走低价的路,总可以走一段时间,这也是由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决定的,在一段时间内肯定是会有市场,但是没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2.:国产MCU的发展趋势,其一是走低成本,国产MCU可以压榨到极限。但随着品牌MCU也在不断降价,最后光靠低价也无法生存。其二是走技术创新,但是这条路比较辛苦,也比较难,一旦走出来,国产MCU将会迎来崭新的春天。。
     3.:站在国家层面的角度,芯片产业关乎国家信息安全。早在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确定将出台政策扶持集成电路芯片行业;工信部也表示将加大对TD-LTE多模芯片等制约产业发展瓶颈环节的研发支持力度,提升国产芯片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收益规模将达300亿美元,2013-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0.8%。
  无疑,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国产芯片厂商不仅无法在芯片市场缺位,而且更需要占据这一领域的制高点。2014年是中国4G元年,国产芯片厂商却遭遇“当头一**”,的确让人颇为郁闷,但如果就此放弃“弯道超车”的良机,对中国4G产业乃至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方面,国内芯片厂商要想真正抓住机遇,还需勤练“内功”,要深刻研究4G网络、应用以及用户需求的研究,努力提高芯片的承载能力、运行水平,加大创新力度,如此才能打赢翻身仗,也才有实现“逆袭”的可能,这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国产厂商要在短时间内与国外巨头进行同台竞技显然存在诸多困难。在信息化日益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民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背景下,芯片产业关乎国家安全,因此,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出台政策,对中国芯片产业予以支持、保护,推动芯片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其提升核心竞争力,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
     国产MCU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各位电子领域的大神与后继的人才会为了我们的国产MCU不断奋斗的。。。。。
     感谢21IC举办如此好的活动,也感谢21IC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环境,让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与学习。。。支持21IC。。。@21小跑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