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电路/定理]

ULN2003(达林顿管上接的几个二极管的作用)

[复制链接]
3200|8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楼主
最上面的二极管,你把电感性负载画出来,就知道“续流回路是怎么样的”了。

左边二极管,防止输入端为负损坏芯片。下面二极管,防止输出端为负损坏芯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沙发
maychang| | 2014-6-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虚线所示二极管,不一定是“寄生”的二极管,有可能是特意做出来的。
早期CMOS工艺芯片,输入端电位高于电源正端或者低于电源负端时,往往会造成“擎住”(亦称“锁定”),此时芯片不能正常工作,芯片电源电流相当大,严重发热,甚至可能烧毁,即使输入端电位恢复正常仍然不能退出“擎住”。后来改进工艺,CMOS芯片每个输入端均加入两支二极管,分别接到芯片的电源端和地端,就避免了这种现像发生。但每个输入端的这两支二极管往往结构图中并不标出,仅仅是在说明书中标注最大输入电流(即此箝位二极管的最大电流)。
至于2003芯片的这两支二极管是特意做的还是寄生的,我不敢确定。但从生产工艺看,不会在生产过程中自动生成这样的二极管,这与功率MOS管里面的反向二极管不同,功率MOS管里面的二极管无可避免,所以是“寄生”。2003芯片中这两支二极管,特意做出来的可能性比较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小半桶水 + 1 赞一个!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