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单片机] 愿意接受用AVR写布尔表达式乘法器的,请速报上名来。

[复制链接]
5571|35
ic2ic 发表于 2010-8-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支持highgear老师!
李冬发 发表于 2010-8-9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船能造出这样的加法器乘法器估计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
你看,这么久了,也没看他拿出个啥东西来。
arm86 发表于 2010-8-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得给19楼的加裤子了

LS的,我觉得飞船应该比较喜欢1*1的乘法器。
xuyiyi 发表于 2010-8-9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LS两位,不要太小看飞船,俺相信飞船的粉丝集团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拿出最优秀的成果出来。

请你们两位静等佳音!
程序匠人 发表于 2010-8-9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看你们用三极管做的4*4乘法器。呵呵:lol
xuyiyi 发表于 2010-8-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令,那俺老许就按匠人的要求,用三极管做个4*4乘法器。

当然,那只是纸上谈兵,动动手画几张图抄几个字罢了,作为菜鸟初学者的科普入门学习。
李冬发 发表于 2010-8-1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极管的T触发器,高中时弄了好久才弄出来。
xuyiyi 发表于 2010-8-1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yiyi 于 2010-8-10 10:39 编辑

4*4乘法器, 共有256种状态,比T触发器(2种状态)难上不知多少倍了。

俺知道,这是匠人出题,是对俺的公开考试。(开个玩笑)    ;P

希望大伙多支持,多顶贴,俺写点科普入门学习资料,总比整天打口水仗要强多了吧。


详见:
[AVR 单片机] 主题:电工常识之(1):用三极管做的4*4乘法器(连载)
李冬发 发表于 2010-8-11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晕,还难上不知道多少倍?不就是多焊几个T/D触发器吗。
hotpower 发表于 2010-8-11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的前辈王琣君高工就是用三级管电路搭出了我国第一台交换机自动计费系统。存储器是用众多磁芯绕成。
这是30年前的壮举,但和300年的凤哥不能攀比…
xuyiyi 发表于 2010-8-11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晕,还难上不知道多少倍?不就是多焊几个T/D触发器吗。
李冬发 发表于 2010-8-11 00:55


乘法器不是加法器。

硬件乘法器的位数增加芯片元件成几何级增加,不是多焊几个T/D触发器就能解决的,更何况,T/D触发器不但不能做硬件乘法器,连硬件加法器都不能做。

相比之下,硬件加法器比较简单,N位硬件加法器第于N个硬件1位全加器之和。


题外话:
匠人这个题目是锦里藏针,看拟简单,暗藏幺机,要知道,4*4的硬件乘法器,有256种状态。如用晶体管等分列元件来搭,按照常规逻辑算法,要用到几千个晶体二极管!!!再加上还需用上几十个晶体三极管,上百个电阻。

这个用晶体管等分列元件来搭的4*4硬件乘法器,并不简单哦!

因此,俺判断21IC论坛上,能满足匠人要求,完成用三极管做的4*4硬件乘法器。
网友人数不会超过一半,能简化逻辑设计,用较少的元件来完成4*4硬件乘法器的人数更少。
xuyiyi 发表于 2010-8-11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的前辈王琣君高工就是用三级管电路搭出了我国第一台交换机自动计费系统。存储器是用众多磁芯绕成。
这是30年前的壮举,但和300年的凤哥不能攀比… ...
hotpower 发表于 2010-8-11 04:54



王琣君老前辈俺听说过,很有才能,敬佩之~~~
hotpower 发表于 2010-8-11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的前辈王琣君高工就是用三级管电路搭出了我国第一台交换机自动计费系统。存储器是用众多磁芯绕成。
这是30年前的壮举,但和300年的凤哥不能攀比…
李冬发 发表于 2010-8-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乘法器不是加法器。

硬件乘法器的位数增加芯片元件成几何级增加,不是多焊几个T/D触发器就能解决的,更何况,T/D触发器不但不能做硬件乘法器,连硬件加法器都不能做。

相比之下,硬件加法器比较简单,N位硬件加 ...
xuyiyi 发表于 2010-8-11 06:27

许同志啊,用三极管搭这个乘法器啊,就不能按你这样个搭法了。
xuyiyi 发表于 2010-8-1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同志啊,用三极管搭这个乘法器啊,就不能按你这样个搭法了。
李冬发 发表于 2010-8-11 10:57


请教李老师,该如何搭?让俺学习学习。
xuyiyi 发表于 2010-8-1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期的微处理器芯片,由于受制造工艺(密度)限制,芯片内都没有集成乘法器、除法器,就是由于硬件乘法器、除法器随着位数的增加,芯片元件成几何级增加,当时的芯片容量(密度)无法达到这一水平。

后来,从七十年代末,由于芯片的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密度提高,才开始加入了硬件乘法器、除法器,如英特尔公司的8051, 集成了8位硬件乘法器、除法器,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