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分析下这个图的实用性

[复制链接]
3153|18
 楼主| mei326 发表于 2011-10-25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i326 于 2011-10-26 19:51 编辑


图为多机通信的原理图,采用光耦隔离。总共有10个从机!大家帮忙分析下这个电路的特性及一些参数的选择。在线等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mei326 发表于 2011-10-2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
airwill 发表于 2011-10-2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发送, 一个光藕拖后面 十个光藕, 肯定拖不动.
主接收的光藕接法也有问题.电平不同相了
 楼主| mei326 发表于 2011-10-2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接收的图已更改!
主发送一个拖十个为什么拖不动?
maychang 发表于 2011-10-25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4楼:
主发送那片光耦,通常不能输出那么大电流。
 楼主| mei326 发表于 2011-10-25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这个电路主机与从机采用5线通信:VCC、GND、TX、RX、SGND。在不增加通信线的情况下那要如何改善呢?
 楼主| mei326 发表于 2011-10-2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信距离最大不超过3m
chunyang 发表于 2011-10-2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发送端要加晶体管扩流才行。
chunyang 发表于 2011-10-25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电路应该换用485,与485比较,楼主电路的成本降低的很有限,而可靠性和通讯速率就差远了。
nongfuxu 发表于 2011-10-26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to LZ
楼上几位大侠说的都对的,一个光偶输出不可能像驱动器那样带一串光偶,那个光偶要累折腰的.
兴隆 发表于 2011-10-26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好的设计,每个从机接收光耦,限流电阻2K,驱动电路大约1.5毫安,10个15毫安,主机发送光耦驱动没有问题。
这个比485可靠的多,因为有隔离。缺点是不能像485那样,带64-128个分机。
nongfuxu 发表于 2011-10-26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LS分析挻好.
不知道这样分配参数后,U13和U14~们的余量还有多少?
 楼主| mei326 发表于 2011-10-2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先顶起来再说!还是等待高人帮忙分析~
china_tongxin 发表于 2011-10-27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手册,二极管前向压降1.1V,通过三级管后压降0.7V,那么加在光耦上的电压为4.3V,LZ用720R电阻限流,那么加在电阻上的电压为4.3-1.1=3.2V,通过该光耦二极管的电流变成,4.4mA,10个需要44mA,
meteor_lcj 发表于 2011-10-2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mei326 发表于 2011-10-2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手册,二极管前向压降1.1V,通过三级管后压降0.7V,那么加在光耦上的电压为4.3V,LZ用720R电阻限流,那么加在电阻上的电压为4.3-1.1=3.2V,通过该光耦二极管的电流变成,4.4mA,10个需要44mA, ...
china_tongxin 发表于 2011-10-27 09:59
我想知道,当增加外设时,Q1的输出电流Ie能否提供100mA以上的驱动电流~
csg1 发表于 2011-10-2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csg1 发表于 2011-10-2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手册,二极管前向压降1.1V,通过三级管后压降0.7V,那么加在光耦上的电压为4.3V,LZ用720R电阻限流,那么加在电阻上的电压为4.3-1.1=3.2V,通过该光耦二极管的电流变成,4.4mA,10个需要44m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与其等待机会,不如主动出击...

117

主题

763

帖子

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