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ST产品] 为什么SPI在写的时候最后要去判断接收缓冲区呢?

[复制链接]
2328|35
tifmill 发表于 2024-1-1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SPI通信中,通常情况下,发送(写)操作和接收(读)操作是分开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单芯片解决方案中,SPI通信可能涉及到“自通信”,即同一个芯片在不同时刻扮演主设备和从设备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SPI设备可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
一只眠羊 发表于 2024-1-13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SPI通信中,主设备(通常是微控制器)通过发送数据到从设备(如传感器、存储器等)来进行通信。
未说出口的像你 发表于 2024-1-1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I是一种同步的通信协议,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通过共享的时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febgxu 发表于 2024-1-1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查接收缓冲区可以帮助发现通信错误,比如在通信过程中出现噪声干扰或者硬件故障导致的数据不匹配。
earlmax 发表于 2024-1-1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在写操作时,也需要接收从设备发送的数据,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因此,在SPI写操作的最后,需要判断接收缓冲区是否非空,以便读取接收到的数据。
在曼谷的春 发表于 2024-1-1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SPI的写操作中,主设备将数据发送到从设备,并且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从设备也会将数据返回给主设备。
jkl21 发表于 2024-1-1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SPI通信是同步的,发送和接收操作需要精确地协调。如果在发送操作完成后没有及时切换到接收模式,可能会导致错过接收从设备返回的数据
我吃小朋友 发表于 2024-1-1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主设备需要等待从设备的响应,并读取从设备返回的数据。
tifmill 发表于 2024-1-1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机可能通过SPI接口将自身状态信息传回给主机。在写操作的同时读取接收缓冲区,可以获取到从机的状态报告、错误代码等信息。
月亮一键变蓝 发表于 2024-1-1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SPI的写操作中,主设备在发送完数据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从设备已经将数据返回到主设备的接收缓冲区中。
失物招領 发表于 2024-1-1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设备通过读取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来获取从设备返回的响应。
她已醉 发表于 2024-1-1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判断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主设备可以确定从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并处理了发送的数据。
将爱藏于深海 发表于 2024-1-1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读缓冲区的话,是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并在需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重新发送数据或处理错误。
春日负喧 发表于 2024-1-14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I的写操作中是否需要判断接收缓冲区的数据,以及如何处理接收的数据,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通信协议的设计,在一些应用中,可能并不需要读取接收缓冲区的数据,或者只需要简单地判断是否有数据返回即可。
温室雏菊 发表于 2024-1-1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么用呗,我觉得逻辑是比较正常的,而且例程好像也这么弄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