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32E230 与 GD32F330 SPI-DMA:触发方式差异对高频传输的影响

[复制链接]
3239|11
wang6623 发表于 2025-8-29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比 GD32E230 与 GD32F330 的 SPI 外设,两者在 DMA 请求触发方式上有差异,该差异对高频率数据传输场景下的 DMA 响应速度有何具体影响?
9dome猫 发表于 2025-8-31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依赖于 SPI 自身的传输事件来触发 DMA 请求
清芯芯清 发表于 2025-9-1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GD32E230与GD32F330的SPI外设在DMA请求触发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触发机制与硬件设计的协同优化上,这种差异对高频数据传输场景下的DMA响应速度影响显著
hight1light 发表于 2025-9-1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GD32E230的触发逻辑依赖SPI外设状态标志:当SPI发送/接收缓冲区(如SPI_DATA寄存器)达到预设阈值(如FIFO半空/满)时,硬件自动生成DMA请求信号。
suiziq 发表于 2025-9-1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固定优先级处理,DMA控制器根据通道优先级顺序响应请求,若多个外设同时触发DMA,可能因优先级竞争导致SPI请求延迟。
yuliangren 发表于 2025-9-1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GD32F330的触发优化硬件级触发同步:通过SPI控制器的DMA请求生成器(DMA Request Generator)直接与总线矩阵(AHB/APB)连接,减少中间状态判断环节。
tiakon 发表于 2025-9-13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态优先级调整,支持基于事务紧急程度的优先级动态分配(如紧急数据插队),避免固定优先级导致的饥饿现象。
一切D都好 发表于 2025-9-1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断-DMA协同触发,结合SPI中断标志(如TXE/RXNE)与DMA请求,实现“中断触发DMA预加载”机制,缩短数据就绪时间。
canfeil 发表于 2025-9-1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GD32E230的潜在瓶颈是延迟累积:在SPI时钟频率较高(如>20MHz)时,固定优先级机制可能导致DMA响应延迟达数个时钟周期,尤其在多外设并发场景下(如同时使用SPI、UART、I2C)。
星星点点didi 发表于 2025-9-14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阻塞等待模式(如while(DMA_FLAG_FTF == RESET))在传输100字节数据时,CPU占用率可达80%,限制其他任务执行(如LED控制、传感器采样)。
wamed 发表于 2025-9-1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GD32F330的性能提升主要在于零等待传输:通过硬件级触发同步,DMA响应延迟可压缩至1个时钟周期内,支持SPI时钟频率提升至80MHz(四线模式)。
hhdhy 发表于 2025-9-1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中断-DMA协同触发后,传输100字节数据时CPU占用率降至5%以下,剩余资源可用于实时任务(如PID控制算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

主题

617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