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没错啊.
bootloader 代码比较少, 启动加载完毕后就没他事情了.
BSP还得为OS和硬件层建立接口.
比如友善 飞凌, 他们都是做ARM的, 都是买的三星2440, 三星自己提供了标准的BSP包, 这2个厂家其实是个做板子的对不对? 他们2个根据这个标准的BSP包, 和根据自己板子设计的电路 IC信号, 进行修改 增加, 形成BSP包.
然后我们WINCE开发者了, 就需要编译自己的WINCE系统, 那就要根据自己用他们谁的板子, 就启用谁的BSP包, 然后编译成系统. (微软比如要调用启动初始化, 要就要求BSP提供一个OEMInit函数)
就是这个意思了, 他是介于操作系统和硬件层之间的一种代码, 属于核心驱动层.
|